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面临广阔发展空间

   2024-08-21 工业品商城25
核心提示: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数据,自2012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的装配总量显著攀升至2.7万台,相较于过去一年,实现了19.5%的惊人增长率,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占到了14.8%,紧随日本之后,稳坐全球第二的宝座。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48亿元,而加上系统集成后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数据,自2012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的装配总量显著攀升至2.7万台,相较于过去一年,实现了19.5%的惊人增长率,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占到了14.8%,紧随日本之后,稳坐全球第二的宝座。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48亿元,而加上系统集成后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则高达人民币192亿元。截至2012年,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0万台大关,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占到了8%,仅次于日本、美国、德国以及韩国。回顾历史,早在2009年以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年度装配容量尚不足以达到一万台,且这些设备几乎全部来自国外知名品牌,因此可以说当时该行业正处于市场导入阶段。然而,自2010年起,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步入了高速增长的新时期。

     然而,从全球机器人密度的角度来看,尽管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人均拥有的机器人数量仅为21台,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5台/万人,更无法与机器人市场成熟度较高的日本和韩国相提并论,这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市场发展潜力依然极为巨大。我们预测,到2020年之前,该行业的年均增长率将有可能保持在20%-30%之间,而到2020年时,工业机器人(包括系统集成在内)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以上。

    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当前的智能装备与十年前工程机械发展初期所面临的情况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无论是智能装备还是工程机械,它们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面临着类似的发展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工程机械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等领域,这些都是高度竞争的市场。相比之下,工业机器人目前主要服务于汽车、电子等行业,食品饮料、家电家居、金属加工等行业的应用也在逐步扩大。除了军工、石油石化等特殊应用领域之外,工业机器人的下游行业基本上都是采用市场化采购模式。

     目前,国外机器人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接近90%,其中发那科、安川、KUKA、ABB四大巨头共占据了约65%的市场份额。在工程机械市场发展初期,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品牌同样占据主导地位,直到2006年前后,三一重工[微博](5.83, -0.09, -1.52%)、中联重科(5.03, -0.08, -1.57%)等国内品牌才开始崭露头角,成功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替代。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虽然在市场导入阶段国外品牌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随着国内品牌的迅速崛起,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进口替代。

     在工程机械发展初期,其核心零部件如液压元件、发动机、控制元件和传动系统等基本上都需要依赖进口;如今,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如控制器、驱动器及伺服电机、减速机等也主要依靠进口。在工业机器人的制造成本构成中,减速机占据了最高的比重,达到了33%-38%,其次是驱动器及伺服电机(20%-25%),控制器(10%-15%),而机器人本体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仅为20%左右。目前,除了机器人本体之外,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