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年度的《报告》所述,自去年年初至今,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增速呈现逐步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其增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具体而言,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以及全年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以同比增长9.7%、9.73%、10.2%及11.03%的速度稳步提升。然而,若剔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影响,这四个阶段的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9.2%、9.9%及10.9%。值得注意的是,装备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等关键经济效益指标均呈现出快速回升的趋势,并且这种回升速度明显快于产销量的增长。此外,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的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使得整个行业在去年实现了平稳而适度的发展。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装备工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据石勇先生指出,自去年年初以来,行业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尽管2013年装备工业的订单量已经扭转了持续下滑的颓势,出现了缓慢回升的积极信号,但市场需求不足依然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全年机械工业重点调查企业的订单增幅虽有回升至10.19%,但这一增幅相对较慢,尤其是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煤炭机械等行业的需求不足问题尤为严重。
另一方面,装备产品的价格始终处于低位徘徊状态。在当前市场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由于通用和中低档产品的大规模重复生产,供需失衡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同质化的恶性竞争愈发激烈,盲目抢夺订单的现象屡见不鲜。2013年,装备产品价格延续了低位运行的走势,当月价格指数已连续25个月低于100%,累计价格指数亦持续24个月低于100%,全年装备产品累计价格指数仅为98.6,且总体呈现逐月微降的趋势。装备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直接导致了企业利润率的大幅度降低。
在外贸出口方面,形势同样不容乐观。2013年,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复杂背景下,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不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步伐,自8月份起出口交货值当月增速由负转正并持续加速,累计增速也在12月份由负转正。然而,连续多年的出口高速增长已开始引发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贸易环境日渐恶化,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这使得中国部分企业的出口涉税产品在巴西的销售几乎陷入停滞。全年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04%,其中剔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后的装备制造业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0.61%,这两项数据分别低于全部工业出口平均水平0.96和4.39个百分点。
此外,国产高端装备产品普遍遭受外商的打压。高端装备产品过去一直被外国公司牢牢掌控,当我国无法独立生产此类产品时,他们便会大幅抬高价格;一旦我国企业成功实现国产化突破,外国公司便会迅速采取降价策略,利用我国国产高端装备产品尚未站稳脚跟的弱点争夺订单。例如,美国某家企业生产的核电K1级电缆(防爆等级最高),过去的报价长期维持在1000万元/吨左右,而当国内企业研发出同类替代产品后,其售价仅为500万元/吨,外方随即将报价下调至280万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