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司所研发的电力机器人已经广泛涉足发电、输电、配电以及变电等多个领域,其种类繁多,数量高达二十余种,使得电力机器人家族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近些年来,得益于坚强智能电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三集五大”体系的构建,电力机器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以我司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为例,该款机器人已经成功应用于从110千伏至1000千伏的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之中,覆盖范围包括山东、北京、天津、重庆、四川等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
回顾2013年7月份,我司制定并明确了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工作目标,计划用时三年,通过智能机器人巡检作业取代超过60%的传统人力操作,研发出性能卓越、功能完备且仪器设备可灵活配置的高中低端全系列机器人产品;实现对500(33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的全面覆盖;并在所有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司内开展智能机器人集中存储、集中调配、集中使用的试点工作。
电力机器人的产业化推广进程与此同时,其功能亦在持续升级。来自日本的山东电科院科技带头人鲁守银博士表示:“尽管现阶段我们研发生产的机器人与人的自主控制能力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它们已经具备了感知、记忆、传输等诸多仿生学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机器人正在逐步向人工智能化方向迈进。”
作为国内电力机器人技术领域的翘楚,山东电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们另辟蹊径:充分发挥公司现有的线路清障机器人、线路作业机器人、绝缘子串检测机器人等各类电力机器人的技术优势,为供电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线路巡视检修整体解决方案。
山东电科院机器人专业首席专家郭锐指出:“无人机在高空线路检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精确地发现人工巡检难以察觉的缺陷。然而,巡检无人机虽能‘看见’问题,却无法亲身处理缺陷或故障,因此需要其他类型的机器人协助完成任务。”他强调道,“不同电力机器人功能相互补充,形成‘集团作战’的强大优势,便能更有效地解决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