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以下简称为“本规划”)对基础设施概念予以充分重视,共计31次提及“基础设施”,包括明确提出要“促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的建设力度”,以及“积极引导公共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到那些具备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之中”等等。
在深入剖析新型城镇化所蕴含的深远意义时,本规划明确指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有机会通过转移就业实现收入增长,进而转变为市民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这不仅将使得城镇消费群体得以不断壮大,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同时还将催生出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宅建设等方面的巨额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城镇化进程中,节能环保始终是一个至关重要且贯穿始终的话题。本规划四度强调“环保”重要性,包括“大力推广节能环保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积极推进城市污染企业的治理改造和环保搬迁工作”,“培育和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等,并且在第18章节“推动新型城市建设”的篇幅内,专门设立了“加速绿色城市建设”的专节。
本规划明确提出,为了配合2020年全国城镇化目标的顺利达成,我国城镇供水普及率将由目前的81.7%进一步提升至90%;城市污水处理率将由当前的87.3%跃升至95%;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亦将由84.8%攀升至95%。相较于之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分析人士认为,2014年我国在供水、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三个关键领域有望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设定的各项目标。
换言之,新型城镇化将为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诸多领域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针对这一趋势,分析师们纷纷提醒广大节能环保类企业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包括山大华特、众合机电、三维工程、三聚环保、龙源技术等与脱硫脱硝业务密切相关的企业,以及中原环保、兴蓉投资、桑德环境等专注于污水处理领域的企业,以及霞客环保、格林美等在固废处理领域拥有深厚积累的企业。
另一方面,城镇化计划的实施离不开强大的能源供应作为坚实后盾,同时也在深刻改变着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乃至现行的能源管理体制,孕育出全新的商业投资机会。
伴随着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浪潮,各类配套硬件设施的建设必将耗费大量的钢铁、水泥、建筑材料,从而大幅度推高能源消费总量。据业内估算,我国城市人均能源消费量远超农村人均能源消费量,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便相当于带动了8000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费增量。这意味着,未来六年内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若能提升6.3%,全国将新增近5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费需求。鉴于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面临严格管控的现实情况,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无疑承载着人们的殷切期望。
为此,本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可再生能源体系,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化、规模化应用,努力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并再次重申“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坚定立场。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规划正式发布的翌日,天齐锂业、新宙邦、江淮汽车、中航黑豹等多家企业受到了市场资金的热烈追捧,纷纷加入到股价飙升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