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辆新型的公交电子站牌于北京市复兴门内部的公交车站正式投入使用。该电子站牌不仅具备传统站牌的功能,更通过其两侧新颖独特的显示屏,为乘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服务。左侧显示屏实时展示着即将进站的公交车的运行状况,同时下方附带一幅详细的公交车行驶线路图;右侧显示屏则内置了诸如北京公交、地铁、电子地图等二十余种实用功能供乘客选择,只需轻轻触摸屏幕,即可获取所需信息。
据悉,此举乃是北京市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新一代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从而有效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智慧交通系统在杭州、上海等国内其他城市亦已逐步推广实施。
作为引领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出台标志着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规划》明确提出,要充分整合城市发展中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以及智力资源,积极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使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此外,还需加强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促进各部门、行业、区域间的政务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并强化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等方面工作。
除专门设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章节外,《规划》还在“专栏8”中明确列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六大重点方向,包括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携化、产业发展现代化以及社会治理精细化等。
截至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已增至193个,涵盖北京、天津、青岛、武汉、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扬州、厦门等众多城市。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
此次城镇化高峰期的到来,无疑将极大地推动以信息整合为核心特征的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IT市场容量已高达92亿美元,其中,数字城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解决方案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据中金公司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地公布的智慧城市投资计划总规模已超过千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五年内投资额将攀升至万亿元级别。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六年将成为相关企业大展拳脚的黄金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