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态势及中国市场潜力

   2024-08-23 工业品商城19
核心提示:在全球制造行业产能自动化水准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制造业正逐步迈向高端层面。据预计,自2017年起,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数量将达到惊人的2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5%。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个人及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到了73亿元人民币,而公共服务机器

     在全球制造行业产能自动化水准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制造业正逐步迈向高端层面。据预计,自2017年起,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数量将达到惊人的2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5%。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个人及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到了73亿元人民币,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则达到了208亿元人民币。尽管目前来看,公共服务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更为迅速,市场规模相对较大。

     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欧洲地区、美国以及日本等地。其中,日本、美国、德国、韩国以及中国这五个国家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存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71.24%,其销量更是达到了全球总销量的69.92%。

     截止至2012年底,全球机器人累计销售数量已经突破了247万台。机器人的平均使用寿命长达12年,甚至有些可以达到15年之久。据此推算,当前全球机器人的保有量大约在120万至150万台之间。

     从地域分布上看,亚洲和澳洲的增长幅度均达到了9%,其中亚洲地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旺盛需求,因为中国在2012年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了30%。

     从生产地和消费地两个角度来分析,日本是唯一一个实现工业机器人净出口的国家,其拥有的全球最大机器人产能,占据了全球机器人产量的66%。而机器人消费地最大的区域则是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地区,其占比约为34%,且主要集中在中国市场。

     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的比重能够直观反映出各个国家对机器人应用的重视程度。该比例的不断攀升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该国机器人普及率的稳步提高。例如,美国、日本和德国这三个国家的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的比例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15%至25%),这充分说明了这三个国家的机器人销量走势与机床销量走势基本吻合,同时也体现出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稳定性。

    然而,相较之下,中国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的比例在2006年至2011年间虽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仅不足5%。因此,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美国、日本和欧盟地区在机器人行业发展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它们各自的优势领域却不尽相同。日本在工业机器人和家用机器人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欧盟地区则在工业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领域独树一帜;至于美国,其主要优势在于系统集成领域,涉及医疗机器人和国防军工机器人等多个方向。

    在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中,机器人四大龙头企业在2012年的总收入占比超过了50%,堪称这一领域的绝对霸主。

     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方面,除了机器人本体企业的集成业务外,诸如杜尔、徕斯和柯马等知名独立系统集成商亦崭露头角。

    近年来,随着服务机器人产业化趋势日益凸显,一批专注于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这些企业包括研发达芬奇机器人的直觉外科机器人公司以及生产吸尘器机器人的IROBOT等。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