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可靠消息,我国已经正式将物联网纳入国家重要战略新兴产业行列。工业与信息化部近期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时国务院也颁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此予以密切配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18日,全国范围内的物联网电视电话会议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政务处处长潘峰在会上表示,以上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物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据潘峰处长透露,相关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预计至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惊人的750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更是超过了30%。近几年来,北京市以打造智慧城市为目标,重点聚焦于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两大领域,成功实施了包括“1+1+X”在内的一系列物联网示范项目。据初步统计,目前北京市已有物联网企业900多家,年产值高达700亿元人民币。
然而,潘峰处长也坦诚指出,在北京市物联网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核心技术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其次,物联网整体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相对滞后;再次,物联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尚显不足;最后,物联网商业模式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他表示:“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独特优势,致力于解决制约大型城市发展以及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每位公民都能够享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他期待借助此次大赛的平台,更好地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在大赛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计算机中心总工程师,大赛组委会主席刘昕接受了《中国贸易报》记者的专访。他强调,物联网的核心理念在于传感和智能化。他举例说明道:“例如,炎炎夏日里,我们可以预先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启动空调;若家中有宠物或者老年人需要照顾,我们可以利用无线摄像头随时查看他们的状况;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家中添置物联网便携式监护设备,对家中病患进行远程医疗监护,该设备会自动将患者病情报告给急救中心或患者家属,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及时救治。这便是物联网的神奇之处。一旦物联网得以全面普及,必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刘昕主席还特别强调,所有这些功能都是自动化、无线化、实时传输的。举办这次大赛的初衷正是为了激发更多类似的创新产品的诞生,促进人才交流和新技术的推广。他期望通过大赛的举办,提升物联网创新、创意水平,全力推动由“北京制造”向“北京创造”的转型升级。
本届大赛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社会团体、企业等各类单位及个人开放,尤其鼓励各单位组织成员集体报名参赛。大赛自5月15日起接受报名,截至7月31日24时止。参赛者可登录大赛官方网站,在线提交报名信息并完成报名手续,后期亦可在线上传参赛作品;对于无法上传的作品,可选择通过邮寄方式上交作品及相关资料。参加本届大赛无需支付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