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如何重塑传统居住观念 

   2024-08-28 工业品商城109
核心提示:随着智慧交通、智慧办公,乃至智慧医疗、智慧教育,乃至智慧农业等领域的不断深入探索,智慧城市正日益展现出信息化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这无疑将成为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的一条重要途径。廖永安先生对此深表认同,他认为,“工作与生活的脱节,是新型城镇化中聚拢人气的最大阻碍,然而这恰恰也是智慧城市的独特优

      随着智慧交通、智慧办公,乃至智慧医疗、智慧教育,乃至智慧农业等领域的不断深入探索,智慧城市正日益展现出信息化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这无疑将成为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的一条重要途径。

     廖永安先生对此深表认同,他认为,“工作与生活的脱节,是新型城镇化中聚拢人气的最大阻碍,然而这恰恰也是智慧城市的独特优势所在。”他进一步解释道,通过软件对硬件的精准定义,以及无线互联网等新型技术的运用,智慧城市成功地解决了物理世界难以克服的时间与空间限制问题,从而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居住方式的认知。

     例如,在智慧办公方面,通过OA软件,诸如领导电子盖章与签字的传输等办公环节都能得以远程完成,同时,借助点对点提醒功能,即便身处不同空间,仍能确保信息得到及时响应与反馈,从而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对于个体经营者而言,通过一系列远程监控设备,便能够实现店铺信息的实时采集。类似的情况在农业领域同样适用,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温度、湿度、病菌感应器以及通讯接口等手段,新型城镇中的农业生产工作也能顺利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医疗教育在内的城市特色资源并非无法被取代。有评论家指出,2012年是互联网对零售行业的冲击,2013年是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冲击,而到了2014年,互联网对教育与医疗行业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实际上,智慧城市的出现为这两个“硬骨头”带来了新的机遇。

      无论是智慧交通、智慧办公,还是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甚至智慧农业,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智慧城市中,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必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一条重要路径。依托于核心系统——城市公共信息服务云平台,通过后台海量大数据的积累、挖掘与可视化分析,不仅能显著提升传统产业的运作效率,更有可能催生全新的业态模式,进而为广大公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且低廉的服务体验。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公忠认为,“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政府着力推行的一项战略任务,而“智慧城市”即是这项任务的具体表现形式。成都市高新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区域经济与产业研究所所长王昕也表达了相似观点,他强调,“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与集成应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加强我国智慧城市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有助于提升信息实时处理能力及感应与响应速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全面提升社会发展与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规划已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此外,该规划还明确了网络信息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等六个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