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4-08-28 工业品商城55
核心提示:周济教授明确表示,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领域涵盖了诸多方面,其中关键之处在于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模式创新三者的有机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作为产品创新及制造技术创新的通用驱动因素,正在深度革新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及其产业形态,并成为了新的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随着数控技术与智能技术的广泛运

     周济教授明确表示,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领域涵盖了诸多方面,其中关键之处在于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模式创新三者的有机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作为产品创新及制造技术创新的通用驱动因素,正在深度革新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及其产业形态,并成为了新的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

    随着数控技术与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机械产品的内在含义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产品功能更加丰富,性能大幅度提升,从而从本质上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所引发的产品技术、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的显著进步,赋予了企业迅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强大能力,尤其是在满足全球市场上多样化且复杂的客户群体需求时,能够实现远程定制、异地设计、协同生产等全新的生产模式;这不仅使产品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模式、乃至企业的商业模式等各个层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方部分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关注焦点更多地集中于产业模式的转变;他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的大机器生产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在20世纪初期形成的大批量大规模机器生产阶段,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催生出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式的全新生产模式。

    当前蓬勃发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恰好与我国积极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形成了历史性的交汇,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周济教授进一步强调,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一种串联式的特征,即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顺序依次展开。然而,对于中国而言,如果想实现后来居上的目标,必然需要采取并联式的发展策略,即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项任务同步进行,同时完成工业2.0、3.0、4.0的转型升级,否则便可能再次落后于世界潮流。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全力加速我国工业化和建设强国的步伐。

     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将对全球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和产业方面的领先地位,正致力于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应用为重心,试图通过科技创新来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导权,这无疑将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此外,中国制造也需警惕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优势逐渐丧失的潜在风险。尽管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技艺最为精湛、纪律最为严明的流水线型工人队伍,但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更需要的是那些既能看懂图纸、又能理解订单要求、还能调整机器参数和修正错误误差的富有创造力的工人。这同样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