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24-08-29 工业品商城100
核心提示:2020年5月底,微软智能语言模型——小冰正式上线,用户只需添加微信账户作为好友,即可进行愉快而富有深度的机器对话交流。随后,尽管遭遇种种磨难,小冰依然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支撑起了移动互联网机器人市场的一片天。据业内资深人士透露,早在2001年,中国就已成功培育出拥有极高智力水平的“小i机器人”这一划时代里程

      2020年5月底,微软智能语言模型——小冰正式上线,用户只需添加微信账户作为好友,即可进行愉快而富有深度的机器对话交流。随后,尽管遭遇种种磨难,小冰依然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支撑起了移动互联网机器人市场的一片天。据业内资深人士透露,早在2001年,中国就已成功培育出拥有极高智力水平的“小i机器人”这一划时代里程碑。根据详实的官方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小i机器人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亿大关,累计交互次数高达100亿次以上,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创建了全球规模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云服务平台。

      如今,机器人产业主要涵盖两大分支: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小冰所处的智能人机交互机器人仅是服务机器人产业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分支,然而,服务机器人在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洁、安保、救援以及监护等诸多领域均已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但在国家863计划的大力扶持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研发出导游机器人、迎宾机器人、清扫机器人;华南理工大学则研发出机器人护理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也成功研发出智能轮椅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并部分实现商业化推广应用。截至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以智能穿戴设备为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吴新宇研究员一口气向观众展示了上百款颇具创意的最新机器人设计。例如,由深圳某知名企业专门针对IOS系统研发的配件产品Brainlink头箍,该设备可以通过蓝牙无线连接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电视等各类终端设备,实时掌握用户的大脑状态,包括是否专注、紧张、放松或是疲劳等,同时还能利用脑电波采集技术,将人体的脑电波转化为数字化信息,让用户通过意念轻松实现游戏操控。

      此外,还有某家公司推出的智能腰带,这款设备能够精准监测到用户的运动状态,如静坐、站立、跑步、躺卧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提供相应的姿势建议。吴新宇介绍说,“假如有用户经常翘着二郎腿,或者久坐不动的话,智能腰带便会通过各类灵敏的传感器感知这种状况,进而通过自动化方式提醒用户纠正不良习惯。”

     据相关领域专家透露,目前全球共有至少48个国家正在积极推动机器人研发工作,其中已有25个国家深入涉足服务型机器人的开发领域。在日本、北美和欧洲地区,至今已有7种类型共计40余款服务型机器人成功进入实验阶段或半商业化应用阶段。华创证券的相关分析师指出,尽管服务机器人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但已有医疗机器人和功能较为单一的家庭服务机器人率先实现产业化。

    相较而言,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自21世纪初开始逐渐崛起,从整体工业体系的应用角度看,工业机器人已经步入成熟期。浪莎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公司近期成功引进了一款用于折叠长筒女丝袜的机器人。他表示,“女丝袜生产完成后,需要通过试穿到假肢上来检验是否存在露眼或脱丝现象。过去,这项工作往往依赖人工完成,不仅成本高昂,而且难以确保折叠效果的一致性;而现在,借助工业机器人的高效运作,我们不仅能够确保折叠效果的精良,而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