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国内宏观环境分析,国民经济关键行业的深度升级改造,战略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以及国家重大项目的有序推进,都对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提出了全新的、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李新亚先生深信,创新乃是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原生动力;而需求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首要外部驱动力。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创新模式的不断演进,基础共性技术的内涵日益丰富,始终是制造业发展的主旋律,亦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以国发〔2010〕32号文件的形式,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一决定的出台引发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基于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引领带动效应,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较低、成长潜力巨大、综合效益优良的产业,主要涵盖新能源汽车、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七大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大领域之一),同时也是其余六大领域的坚实后盾。除在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被单独列举外,在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高端装备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节能环保产业着重发展高效、先进的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设备;新能源产业则聚焦于储能设备、核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电设备、生物智能利用设备、智能电网设备等方面。
展望至“十二五”期末,我们将显著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配套能力。具体而言,即高端装备所需的关键配套系统与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基础件制造能力将显著提高,其性能和质量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技术及核心装置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高端装备重点产业智能化率有望超过30%。
产业规模将迈向崭新高度。预计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比重将提高至15%,工业增加值率将达到28%,国际市场份额将实现大幅度攀升。
产业组织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届时,将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一大批具备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专业化生产企业,同时还将建成若干创新能力强劲、特色鲜明的高端装备制造集聚区,产业集中度将得到显著提升。
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预期将初步构建起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装备技术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有望超过5%,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产品和知名品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