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机器换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2024-08-29 工业品商城74
核心提示:近些年来,伴随着人工成本不断攀升所导致的经营压力日益严峻,许多纺织企业纷纷开始寻求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可行之道。在此背景之下,以“机械化替换人工”作为策略之一,无疑成为了众多纺织服装企业的首选方案。一方面,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与工艺流程,纺织企业得以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另一方

     近些年来,伴随着人工成本不断攀升所导致的经营压力日益严峻,许多纺织企业纷纷开始寻求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可行之道。在此背景之下,以“机械化替换人工”作为策略之一,无疑成为了众多纺织服装企业的首选方案。一方面,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与工艺流程,纺织企业得以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借助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模式,企业得以精简冗余劳动力,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开支的目的。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针对纺织企业实施“机械化替换人工”的现状展开了深入调研。其中,江苏省双山集团便是一例成功案例。据了解,该集团通过引进异纤检测机这一设备,每年都能节约近200名员工的用工需求。鉴于市场对纱线异纤的严格要求,为了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双山集团斥资500万元,购置了10台纺纱异性纤维检测机。相较于以往依靠人工拣选异纤的方式,如今每台检测机每日可检测6吨左右的棉花,从而节约了大约25名员工的用工需求,且确保了异纤的剔除率。此外,每年还能节约高达400万元的工资支出,以及近200名员工的用工需求。据悉,近两年间,双山集团已累计投入近700万元,引进了4台来自国外的先进萨维尔自动络筒机以及2台国产自动络筒机,不仅大幅提升了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而且还显著降低了用工数量。目前,该集团的棉纺分厂万锭用工仅需60人,织布分厂百台用工则降至116人,即便在新增16台织机的情况下,人员总数仍从年初的400人减少至现今的372人。

     同样位于江苏省的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亦通过引进自动穿综机这一设备,成功节约了80名员工的用工需求。近几年来,该公司共投入800万元用于引进自动落料设备,将原本依赖人工搬运物料、添加原料的传统方式,转变为自动输送物料、添加原料的现代化操作。目前,染纱一厂的43台染色机已经全部采用自动落料设备(包括2560、2260等大型染色缸),新设备的运行速度远超人工操作,使得人工用量由原来的12人缩减至现今的4人,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至于织造环节,企业亦引进了自动穿综机,使穿综过程中的自动送综丝、停经片、插筘等步骤成为可能,相较于之前的手工穿综方式,产量提升了8倍,节约了80名员工的用工需求;喷气织机的转速由220转/分钟提升至750转/分钟,产量增长了3.5倍,节约了320名员工的用工需求。

     山东滨州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运用自动化设备,使生产效率得到了超过30%的提升。该公司在印染设备中广泛采用自动化技术,例如在前处理烧毛工序中采用自动点火装置,无需专门人员手动点火,只需接收到来布指令便可自动启动生产,既节约了人力资源,又确保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退浆环节,则采用了碱浓度自控系统,根据来布工艺要求输入相关信息后,便可自动配置所需的碱液,不仅节约了配碱工人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配碱精度。这些自动化设备及技术的应用,使得华纺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超过30%。尽管这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新型设备在价格上普遍高于普通设备约1.5倍,但综合考虑生产效能,预计在1至3年内便可回收投资成本,而由此带来的综合效益显然要远超于此。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