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此次报告所提供的宝贵指导,为了促使中国生产朝向更具创新力的方向发展,让中国的疾速步伐转化为更加优质的品质追求,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的新纪元,我们的装备制造企业需在推动智能化制造以及实施卓越的质量经营策略上付出更多的心血与努力。
据悉,这是自2009年以来,我国首次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展开的第二轮全面调查,主要针对装备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七大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此次调查中,共计回收有效问卷954份,约占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
调查数据揭示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装备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成熟度平均得分为63.5分,其中汽车制造业的成熟度得分最高,达到了67.9分,显著优于其他行业;而金属制品业的成熟度则相对较低,仅为59.1分。此外,采用如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的受访企业比例达到了58.5%,相比于2009年提高了21.6%。
卓越是国际质量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段一泓先生对此表示,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小型企业的管理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他指出,“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关注度越大、客户需求越严格、竞争愈发激烈的行业,企业的质量管理成熟度水平也相应地会更高。”例如,汽车制造业,公正的市场环境、严格的客户需求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能够激发企业提升质量的积极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建设进程相对较为缓慢。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将他们对于质量的重视理念和实践活动传达给了客户和潜在消费者,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这说明,我国制造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尚显不足,仅仅将质量活动局限在企业内部,未能将其与品牌塑造和经营活动有机结合。正如俗语所说,“美酒佳肴也怕巷子深”,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建设之路仍然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