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QY视讯已经决定投入4000万元的自有资金,占据总货币资金的6.5%,用以投资组建上海银河机器人有限公司。此项计划的重点在于研发及生产名为“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的项目,而引领这一研发工作的便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高峰教授领衔的优秀团队。
早在2010年8月6日,公司便以智能稳定平台的专利技术作为价值950万元的资本,成功入股上海新世纪机器人,这家公司专注于智能平衡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在这次投资之后,GQY视讯成功持有新世纪机器人19%的股份。
2013年12月5日,GQY视讯发布公告宣布:鉴于上海新世纪机器人近年来连续出现亏损,资金状况日益紧张,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因此计划增加注册资本金至1000万元。原有的股东们纷纷放弃此次增资的机会,于是引入新的投资者郭启寅(GQY视讯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启寅作为GQY视讯的实际控制人,他个人出资1000万元对新世纪机器人进行了增资。至此,郭启寅拥有新世纪机器人16.67%的股份,GQY视讯则持有新世纪机器人15.83%的股份。
根据GQY视讯2013年的财务报告显示,新世纪机器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净亏损高达1186.2万元。此外,公司主要参股的其他子公司,例如奇科威智能、奇科威数字信息、山东奇科威数字信息以及欣动态影像等,它们的业绩同样处于亏损状态。
2013年的财务报告揭示,GQY视讯在2013年实现了主营业务(合并)税后收入33163.28万元,仅完成了年度预算目标53000万元的62.57%;合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744.66万元,仅仅完成了年度预算5000万元的14.89%,相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77.06%。
然而,据我们了解,目前国内涉足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企业中,超过95%的企业都集中在产业链的下游——即系统集成部分,因为上游和中游的环节仍然被国际知名厂商所垄断。GQY视讯一举承担起机器人整条生产线的规划工作,无疑展现出其面临的巨大挑战。
“正是因为GQY视讯具备机器人控制系统技术的坚实基础,我们才选择与其展开合作。然而,国内许多其他公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贸然闯进了这个领域。”高峰教授向我们透露,他同时指出:“并且,目前公司在军用和医用机器人方面的市场份额仍为零,提升市场知名度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尽管制造业的人力成本正在急剧上升,人工生产线对于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无法掌控,而且随着机器人成本的持续降低,进入这个行业依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至于如何在机器人产业中找到最具潜力的环节来获取最大收益,这还需要具体分析每个公司自身所擅长的业务领域。”雷柏科技(002577,股吧)的董秘谢海波向我们解释道。
据理财周报的记者统计,自2014年以来至今,已有包括华昌达、新时达、秦川发展、锐奇股份和科大智能在内的五家机器人概念股公司进行了收购机器人相关资产的行动,旨在完善产业链布局。
其中,新时达在6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收购众为兴100%股权的事宜已经得到中国证监会的审核批准,交易价格为人民币6亿元,预计增值率达到惊人的267.05%。
据悉,众为兴能够自主研发、生产各类运动控制卡、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等关键运动控制组件,与新时达主业高度契合,此次收购不仅标志着产业链整合的深入进行,更有助于产能的拓展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