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企业抢占中国市场,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024-09-02 工业品商城74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中国在工业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设备领域具备极大的市场潜力, 相关企业家早已悉数布局。近日,据《北京商业报》报道,于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上,主办方特设了“机器人”专区,吸引了众多知名机器人制造商如KUKA、史陶比尔以及德国ZIMMER等参展,其抢滩中国市场的决心可见一斑。 在展会现场,记者观察到,

      众所周知,中国在工业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设备领域具备极大的市场潜力, 相关企业家早已悉数布局。近日,据《北京商业报》报道,于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上,主办方特设了“机器人”专区,吸引了众多知名机器人制造商如KUKA、史陶比尔以及德国ZIMMER等参展,其抢滩中国市场的决心可见一斑。

      在展会现场,记者观察到,包括沈阳机床、秦川机床、DMG森精机、西门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展示了各自最新的尖端装备。来自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展位负责人向《北京商业报》透露,此次该州共携13家企业组团参展,尽管他们并非直接从事自动化设备的生产,但却致力于为自动化生产提供关键零部件。

      北京机床研究所所长刘炳业对此表示,智能制造已然成为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型机床需具备与配备感知装置的机器人协同作业的能力,实现远程通信功能,同时融入人工智能理念,实现生产过程的自我优化。另一方面,展会负责人亦指出,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机器人不仅可以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更有助于将人口红利转化为智力红利。此外,智能化机器人还可替代人类完成那些环境恶劣且内容单调重复的工作。

     尽管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在装机总数量及机器人密度上,与成熟市场仍然存在显著差距,发展基础尚显薄弱。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总量仅为74867台,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产业工人21台,远低于成熟市场平均水平。相比之下,美德日韩等国的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超过五成。

      另一组数据却揭示了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惊人增长速度。自近年来,全球机器人市场年增长率约为10%,而我国则高达51%,增速稳居全球首位。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中国有望在2016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装机总量预计将突破13万台,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

      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许多其他行业的企业也纷纷转型,投身机器人研发与生产。以煤炭机械巨头郑煤机为例,在煤炭行业陷入低谷之际,该公司在其2013年度财务报告中明确提及,已在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智能化工业生产线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并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诸多项目有望在今年内顺利实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