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界专家深入剖析,未来我们将会更加关注工控系统的自主可控问题。回顾以往,工控系统所要求的安全性、可信性以及可靠性主要体现在部件级与系统级两大层面上,我们的焦点大部分都集中在工控系统的品质表现上。然而如今,工控系统必须逐步实现自主性与可控性,这已经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工业软件产业的自主可控性也逐渐成为了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的不断推进,对于工业软件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加深。因此,工业软件,特别是那些高端的工业软件,更需要拥有自主研发的产品体系,从而增强其对工业系统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掌控力以及综合服务保障能力,进而确保整个产业的安全可靠。
据了解,在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决策都离不开软件和控制技术的有力支持。而在两化融合技术标准规范方面,围绕着智能制造、智能监测监管、工业软件、工业控制、机器到机器通信、信息系统集成等重要工作,相关的技术标准制定、评估、试点、宣贯和推广应用等环节,企业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
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重点领域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和制造工艺智能化、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集成应用等方面将是发展的重心所在。根据工信部在《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中的明确要求,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需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得到迅速应用,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应达到70%。这无疑将催生出对工控自动化解决方案和管理软件的广泛需求。
此外,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工信部在《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中已经提出,要深化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提高行业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协同水平。同时,还将促进物联网、工业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驱动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发展网络制造新型生产方式。这无疑为面向工业应用的整体软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市场动力。
最后,在加强重点领域智能监测监管方面,针对食品、药品等行业,我们需要建立起可追溯的安全质量信息体系;对于民爆、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则需要引入智能检测手段,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而在重点用能企业,我们则需要大力推广数字化能源解决方案,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这些方面的需求很可能会集中在工控自动化系统、管理软件、流程控制软件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