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挑战与未来

   2024-09-06 工业品商城16
核心提示:蔡鹤皋指出:严重的问题在于,尽管我国能制造并使用机器人,然而制造一台六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却需依赖六部伺服电机,而此类电机无法自制,只能依赖进口。此外,每个关节处均装配有精密减速器,同样须从日本进口。可见,进口电机和减速器成本颇高。即使我国劳动力廉价,本土企业却难以降低机器人制作成本——关键部件仍需

      蔡鹤皋指出:严重的问题在于,尽管我国能制造并使用机器人,然而制造一台六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却需依赖六部伺服电机,而此类电机无法自制,只能依赖进口。此外,每个关节处均装配有精密减速器,同样须从日本进口。可见,进口电机和减速器成本颇高。

     即使我国劳动力廉价,本土企业却难以降低机器人制作成本——关键部件仍需依赖外国进口,这无疑限制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正在致力于国产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的研发,尚未完全取得突破。我们的目标是性能至少能媲美外国产品,价格则为其三分之一。

      蔡鹤皋进一步解释道:工业机器人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机器人为示教再现型,只需编程教导其工作内容,便能忠实执行,且无感官系统,无法应对环境变化或进行自我决策。目前,国外工业机器人多采用此类型。具备感知能力的第二代机器人虽已投入生产,但应用范围尚不及第一代广泛。

     以视觉功能为例,具备感知功能的机器人能够判断零件位置及运动方向,甚至将不同形状的零件放入相应箱体。然而,这类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应用仍相对较少,约90%的机器人仍属第一代。

     至于发射至火星的探测机器人,它们拥有智能,能够自主判断、决策行动方案。然而,完全自主的机器人尚未问世,属于第三代智能机器人范畴。

     蔡鹤皋表示:全球生产发展的趋势是走向自动化与机械化。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大量采用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但仍有许多劳动作业依靠人力,例如建筑业、农业、采矿业等。总体而言,体力劳动逐渐减少,脑力劳动日益重要。

    对于我国而言,究竟是用人还是用机器人更为适宜?这并非单方面决定,而是与国家历史发展、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

     过去的中国拥有充沛的劳动力与众多农民,然而此种状况无法持续。如今随着经济进步及劳动力减少,新的发展趋势正逐步将机器取代人力。面对此情景,若继续沿袭旧有的模式已不再可行,唯有走上自动化之路。这与诸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历程颇为相似。中国经济需进行升级转型,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愿不愿意,都必须踏上这条道路。

     蔡鹤皋表示:“有人预测2025年中国将实现制造强国之梦,虽然困难重重,但并非遥不可及。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教育系统,以推动产业升级,达成建设制造业强国的目标。”

     此外,我们还需培养具备高科技能力的人才,能够熟练运用、维护工业机器人,使整个生产团队均具备高水平的技能。当前各地发展势头强劲,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最终的胜者必将是那些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企业,例如库卡、ABB、安川等,这些企业不仅产量巨大,而且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方能称之为真正的成功。

     日本同样经历过类似的阶段,起初从美国引入技术,诞生了诸多机器人公司,甚至每家汽车制造商都开始生产机器人,成为了机器人制造工厂。历经20余年的发展,如今仅剩安川等少数大型企业取得成功,它们逐渐淘汰了小型企业,形成了庞大的企业集团。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