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的核心在于协助客户实现更高利润,即:或促进客户产品市场价格提升,或协助客户削减成本节省开支。具体方法上,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改造对于制造业客户的价值创造,可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亦或者提升效率,甚至做到两者兼得,从而实现更高的利润。自动化想要做出独特的价值贡献,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深入研究客户,发现其痛点和需求,搭建起技术和应用的桥梁,为客户量身打造恰当的技术,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
制造业客户行业繁多,从事离散自动化业务的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研究客户、同行以及自身的基础上,准确地确定在价值链中的定位极其关键,有助于让我们明确向客户提供的核心价值。
从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角度来看,离散自动化可能存在以下几种业务模式:
(1)自动化通用部件产品研发和销售:专注于控制器(PLC、运动控制器、PAC等)、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减速器、机器人、变频器、步进电机、传感器、触摸屏、HMI软件等通用自动化基础部件级产品的研发和销售,走高端路线则遵循高性能高价格策略,走中低端路线则坚持实用、可靠、低价的策略。
(2)整机电控方案设计和成套:根据不同的机种设计和成套专用电控方案,例如电梯、注塑机、绣花机、横机等行业的电控系统供应商。专用电控方案在成本、易用性、整体性能适配方面,相较于使用通用自动化部件产品设计集成的系统具有优势,从而形成竞争力。一旦方案成熟,便可进行规模化制造和销售。
(3)自动化整机研发和销售:结合机、光、电与自动化技术研发和销售自动化整机装备。整机装备作为标准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
(4)生产线自动化系统设计和成套:根据客户生产线的具体布局,针对每一条线设计和成套自动化系统。每个订单按项目管理,项目成为公司的基本经营管理单位,每个项目的利润决定了公司的整体利润。
(5)自动化生产线研发和销售:根据客户的需求,不仅提供整线自动化系统,还包括生产线的机械设备主体,均由自动化厂商设计、集成、调试,并最终提供给客户。同样以项目为基本经营单元进行管理。
(6)全厂自动化信息化系统集成:这是范围最深最广的一种业务模式,从全厂自动化信息化集成的高度,统筹设计、集成各层的自动化和信息系统,实现全厂运营管理、产线自控、设备自控的深度融合与无缝集成,符合真正意义上的“两化融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