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三步走”战略和挑战

   2024-09-14 工业品商城62
核心提示:从过去数年间中国在高端装备自主研发领域的卓著成就回归视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已然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并在全球范围内甚具声誉的高铁群体,或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并日益完善的国产北斗导航系统,亦或者是在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上持续突破的国产大飞机,这些无不彰显出我国在高端装备技术领域取得的全方位进步。然

     从过去数年间中国在高端装备自主研发领域的卓著成就回归视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已然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并在全球范围内甚具声誉的高铁群体,或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并日益完善的国产北斗导航系统,亦或者是在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上持续突破的国产大飞机,这些无不彰显出我国在高端装备技术领域取得的全方位进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在高铁、北斗导航系统以及大飞机等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在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机器人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生产力学会副秘书长常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鉴于我国目前所处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全面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必须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基础支撑、绿色发展”的基本方针,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从装备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战略转型。

     据悉,针对装备制造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制定了明确的“三步走”战略规划:预计到202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将成功跻身于世界装备制造强国第二方阵,其中部分优势产业将率先实现规模宏大且实力雄厚的发展;至203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将稳固位于世界第二方阵前列,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业强国;而到了205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将跃升至世界装备制造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强国。

    常义强调,装备制造企业应加大对重大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力度,进一步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与人才培养。他同时指出,除了技术创新之外,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同样至关重要。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挖掘增长的“明力”和“潜力”,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此外,还需在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方面下足功夫。

    据本报记者了解,国家“十二五”智能装备发展专项——《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已经在太重煤机有限公司圆满举行了地面联动验收试车仪式。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煤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克斌向本报记者透露,“实现少人、无人的智能化采矿,是当前国际采矿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这套智能成套装备不仅代表着煤炭采掘业的发展方向,更将极大提升我国煤机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张克斌表示,该项目的最大亮点在于智能化程度极高以及成套设备大型化。采煤机重量高达165吨,装机功率达到2660千瓦,与其相配套的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等设备同样庞大无比,并且实现了采煤机、液压支架和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据相关资料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技术含量高,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了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继承;其次,处于价值链高端,具备高附加值的特性;最后,在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因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必将成为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