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耀先生指出,全球化信息化进程已然跨进了“大数据时代”,这一时代的应运而生以及智慧城市的蓬勃发展均源自全球信息化高度发达的阶段性成果。他坚信,城市信息化的演进历程历经三个重要阶段,首先是数字化阶段,即我们所熟知的数字城市;其次是网络化阶段,即网络城市;最后则是高级阶段,即我们所倡导的智能化,亦即智慧城市。
对于何为“智慧城市”,王家耀先生给出了独到见解。他表示,智慧城市的核心宗旨在于使城市及其居民变得更加聪慧,通过互联网将广泛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智能化传感器紧密相连,构建成物联网,从而实现对实体城市的全方位感知;运用云计算等尖端科技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与深度分析,实现线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完美融合,进而根据需求发出指令,提供智能化响应与决策支持。
他坚信,“智慧城市”将深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食品安全、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慧医疗等等。
以智能交通为例,王家耀先生指出,未来的车主们将能获取实时的交通状况和气象信息,所有车辆都能提前预知并规避交通拥堵,从而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然而,王家耀先生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已有十余个相关部门从各自角度着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方针,导致各地区的建设工作如同“盲人摸象”般混乱无序。他强调,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转变并非全盘否定前者,而是可以并行发展,两者之间并无明确界限,关键在于准确剖析当前“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我们必须建立起统一的指挥机制,实行统一的顶层设计。”王家耀先生坚定地认为,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转型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建设运营模式。“如今有些人提出要在2015年建成600多个智慧城市,这种想法并不现实,因为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战略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之事。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信息化水平也在同步提升。”
王家耀先生指出,为了更好地应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类挑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智能感知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过滤与数据挖掘技术,以期解决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此外,我们还需高度重视并切实完善“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