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头纷纷扩大在华产能,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加剧

   2024-09-24 工业品商城98
核心提示:本展厅乃是当前业内规模最为宏大者,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高度契合,堪称天作之合。 在12月17日上午举行的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新机器人中心开幕仪式上,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今福正教如是阐述道。近期,众多国际知名厂商如日本安川、瑞士ABB及德国KUKA均大幅扩展了其在华生产能力,争相争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这块

     "本展厅乃是当前业内规模最为宏大者,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高度契合,堪称天作之合。" 在12月17日上午举行的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新机器人中心开幕仪式上,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今福正教如是阐述道。近期,众多国际知名厂商如日本安川、瑞士ABB及德国KUKA均大幅扩展了其在华生产能力,争相争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这块偌大的蛋糕。面对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各大厂商纷纷磨刀霍霍,一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即将拉开帷幕。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趋势将导致未来工业机器人价格持续下滑,从而推动更多企业选择采用“机器换人”策略。

    近日,笔者有幸参观了日本安川电机的全新机器人中心。在这栋占地面积达三层的建筑内,汇聚了机器人研发中心、解决方案中心以及售后服务中心。今福正教先生表示,公司在日本首都东京亦设有类似的展示中心,而此次在中国设立此中心的初衷在于“期望广大客户能亲身感受安川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并推荐最适宜的产品。”据在场的安川高层透露,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已经占据该集团总收入的20%,公司计划进一步提升位于沈阳的工厂产能。

     实际上,不只是日本安川,在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四大家族”中,瑞士ABB和德国KUKA也都在今年加大了在中国的产能投入。众所周知,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每年上涨速度超过10%;另一方面,得益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日益精良及价格逐步走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倾向使用“机器换人”策略来降低运营成本。

     以一台典型的165公斤级机器人为例,据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此类机器人的平均售价约为29万元人民币,然而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已降至24万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实际降价幅度可谓惊人。据预测,一台SCARA(平面多关节机器人)的价格将从2012年的6万元降至2022年的4.2万元,而一台典型的6轴机器人在同一时期内的价格则将从12万元降至8.4万元。因此,6轴机器人的投资回报周期预计将在短短十年内由原先的两年半缩短至五个月。

     在此背景之下,对于工业机器人行业来说,营销策略和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这是笔者在安川本次发布会上与业界人士交流过程中的共同感受。如今,已有部分企业意识到这一问题,“我们发现机器人的销售情况非常良好,企业的积极性极高。甚至我们还创新性地推出了一种类似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即出售设备给企业,而企业只需在一定时间内归还我们所节省下的成本。”来自上海市的某自动化企业总经理表示说。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