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0日至22日首届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盛会上,大会的核心议题紧扣“人机一体,智能制造”这一宏大目标。根据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兼秘书长罗军先生的独家披露,当前我国各部委如工业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正积极深入开展机器人产业的专项研究与深度调研工作,预估在2015年上半年,政府部门将会出台一系列更为强力的政策措施,旨在全面支撑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工业信息化部为例,相关负责人表态称,该部门装备工业司已经于近期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地点顺利举办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推进座谈会。此外,受工业信息化部委托编制的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及技术路线图初步方案亦已基本成形。中国信息报的记者还进一步向机器人国家工程中心的相关人员了解到,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政府部门将正式推出支持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的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工信部以及科技部在内的多个部门,他们对该产业的财政投入预计将再次增加数百亿人民币。
近些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政策,而中央政府的扶持力度更是持续加强。早前,有国家部委的相关人员曾对中国信息报的记者表示,国家将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稳步推进机器人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以搭建产需对接平台作为工作重心,全力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伴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添柴加薪”,业内企业在推动产业化进程方面也在不断发力。记者从首届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博览会的现场了解到,众多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最新产品在此次展览会上纷纷亮相,其中包括广州数控、秦川发展、光韵达、巨轮股份、洪都航空、机器人等知名企业。以广州数控的一款涂胶机器人RB08为例,这款产品的最大有效负荷高达8千克,运动半径可达到惊人的1379毫米,整个工作站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精确度,胶型均匀且无飞溅现象;通过先进的自动编程或离线编程技术,它可以轻松完成复杂的三维立体空间的自动涂胶操作,广泛适用于汽车及车灯、车门等零部件、家具、家电等行业的自动涂胶作业。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公司带来了服务机器人和3D打印等尖端产品参展。
罗军先生表示,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有可能提前步入智能制造的新时代,并基本实现制造业的全面升级换代。机器人将不再仅仅局限于繁重的生产加工现场,而是在办公室、家庭、停车场、购物商场、户外探险、深海采掘等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层面上将迎来长期利好,市场需求方面也将保持长期高速增长。”亚洲制造业协会的相关人士表示,“随着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龙头企业有望从中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