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度财经战略研讨会上,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首席总工程师余晓辉先生发表了主题演讲。他强调,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制造业,尤其以德国及美国为代表,他们分别于数年前推出了富有前瞻性的“工业4.0”计划以及“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然而,由于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中国需要更加积极地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进程,以此应对挑战。
此次财经战略2014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起并主办,由中国新闻社经济部提供协助。
余晓辉先生指出,自2007年以来,IT创新呈现出显著的特点,这其中不仅包括如苹果手机等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成果,更为重要的是,整个产业组织形式和变革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行业本身,而是逐渐渗透至传统产业,进而对服务业和制造业产生深远影响。他认为,这一轮变革将带来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在探讨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的技术变革时,余晓辉先生特别提到了APP(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化的现象。他指出,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发展战略中,都明确提出了将APP作为工业智能设备和工业生产的基础形态。
关于物联网的话题,余晓辉先生表示,手机智能化的热潮已经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的兴起。未来,几乎所有物品都有可能接入网络,其规模远超智能手机时代。预计到2020年,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惊人的500亿台。
在分析新一轮技术革命对工业的影响时,余晓辉先生指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将实现从机器、车间、工厂、劳动者乃至整个加工链的全面数据自由流动和动态流动。通过端到端的数据链,我们能够实现从单个企业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打造,这便是所谓的工业互联网或工业物联网。他坚信,这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内制造业最具颠覆性和影响力的变革。
最后,余晓辉先生强调,中国凭借市场优势、人均资源优势以及低成本优势的有机结合,有望改变全球规则。以华为公司为例,它已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了行业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