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的工业化生产领域中,智能化软件与高性能生产硬件这两个关键要素将发生无缝对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软硬兼备”。在这个过程中,工业机器人作为重要的生产硬件工具,当其与智能软件相融合时,无疑会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及灵活程度,进一步加强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的紧密链接。换言之,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日益“智能化”。
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德国以及欧洲地区的自动化领域之中,库卡机器人始终稳居市场份额的前列。自首款纯电动机器人问世以来,库卡在业界的研发技术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从早期专门定制的控制系统到后来引入工业PC作为核心控制器,直至选用Windows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库卡始终引领着行业潮流。为此,笔者应邀前往位于奥格斯堡的库卡机器人公司总部,一窥这位工业机器人巨头的风采。
矗立在公司总部大厦之上的是巨大的橙色字母“KUKA”,简约却极具视觉冲击力。在听取了接待人员详尽而精准的介绍后,我们得以在展示大厅里近距离观察到各种尺寸、形态各异的工业机器人。纯白色的展览背景墙上映衬出金属质地的机器臂,与冷光灯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科技感。同行的一位客户甚至半开玩笑地表示:“我还是首次见到如此‘高冷’的机器人。”
然而,库卡机器人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却并非“高冷”,它们广泛适用于物料搬运、加工、堆垛、点焊和弧焊等多种场合,在空间节约、成本效益、灵活精准以及节能高效等多个维度上都能出色地满足工业制造自动化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库卡家族中体积最小的机器人——KR 5 R1400弧焊机器人,被誉为经济型薄板焊接专家,凭借其极高的连续轨迹精度,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库卡公司的接待人员告诉我们:“我们每年生产的机器人数量已经超过1.5万台,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15万台工业机器人由我们安装部署。尽管目前阶段,库卡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仍然聚焦于工业领域,但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必将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将助力生产制造向更加灵活多变和个性化的方向转变,高度灵活的全自动化生产模式对机器人的全面融入生产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