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即将结束之际,我国界内召开了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发表了篇幅较长且极其重要的主题演讲,阐述了关于“中国智造”的深刻见解。作为中国制造业以及整个工业行业的主导力量,工信部在这一次的年度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对于制造业发展的愿景,无疑将对2015年中国工业的前进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苗圩部长明确指出,工信部将致力于加速推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普及。具体措施包括深入研究并论证实施国家级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可行性,同时先行启动为期三年的行动计划,并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此外,还将选取钢铁、石化、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进行智能工厂应用示范的推广,以期加快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工信部将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壮大。除此之外,工信部还将持续加大对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以及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传统领域的国家投资力度。
从苗圩部长的讲话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智能制造将迎来为期三年的强化阶段,同时还将重点关注钢铁、石化、纺织、轻工、电子信息五大关键领域,力图打造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工厂。此外,中国期望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尽管中国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然而在智能制造领域,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西门子和GE分别代表了欧洲和美国的制造业最高水准,他们在中国市场已经深耕多年。实际上,中国正在借鉴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的成功经验,努力向高端工业迈进,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向西门子、GE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寻求指导。
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数字化工厂集团总经理王海滨先生看来,中国制造业必将沿着数字化、工业化、信息化的道路不断前行,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西门子愿意尽己所能,协助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应对这些挑战。”他强调,“中国制造业需要转变增长方式,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转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更为根本的驱动力则源于中国制造业追求更大、更长远、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目标。虽然当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或许已不复往昔,但中国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汇聚了大批优秀的工业人才和技术专家,同时物流体系日益完善,市场规则和机制日益健全。因此,西门子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前景和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那么,西门子又是如何将其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市场呢?2014年10月22日,西门子公司宣布将为位于上海的金达控股有限公司建设全新的数字化工厂,并为之提供Simatic IT等一系列数字化工厂技术解决方案和IPM(全厂维护管理)服务。早在2013年9月11日,西门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SEWC)正式投产运营,这座基地堪称西门子在中国的首家“数字化企业”,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制造过程的全面数字化。这两座数字工厂正是西门子将其最尖端的数字制造技术带入中国的有力见证和典范。
随着数字制造技术这一新型领域的兴起,它已成为西门子对于工业4.0理念的深度诠释之一。据西门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海滨先生向《中国电子报》采访者阐述,工业4.0即虚拟生产与实体生产相交融的新时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未来制造业必将立足于高度数字化的生产制造基础之上。因而,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无疑是通往工业4.0的重要途径。数字制造囊括了生产制造全周期及价值链的全面数字化,进一步展现为生产单元和流程均拥有各自在虚拟生产环境中的“数字副本”。因此,所有生产要素和流程皆可进行仿真模拟和精确计算。更为神奇的是,机械设备甚至能够实现自我优化并实现彼此间的高效沟通。
针对中国制造业当前所处的现状,王海滨先生深感,中国制造业在向智能化制造、工业4.0迈进的道路上,不仅需要工业软件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更需注重硬件的数字化研发工作。此外,实现软件与硬件的无缝整合,以及以数据驱动的服务模式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此一来,便能将虚拟生产世界真正融入到实际工厂运营之中,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