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应如何规避汽车业覆辙? 

   2024-09-30 工业品商城111
核心提示:中国如今已经跻身于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机器人销量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据统计,自2008年至2013年,我国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率高达36%。其中,2013年销售额更是达到惊人的36560台,同比增长60%。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大国,但机器人普及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目前,中国制造业每万名工人所拥有的机器人数

     中国如今已经跻身于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机器人销量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据统计,自2008年至2013年,我国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率高达36%。其中,2013年销售额更是达到惊人的36560台,同比增长60%。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大国,但机器人普及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目前,中国制造业每万名工人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约为23~25台,相比全球平均水平(58台)还有一定距离。

     然而,在取得骄人成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机器人产业存在的种种问题。例如,行业内存在政府干预过多、补贴分配不合理、企业一拥而上、优胜劣汰机制缺失等问题。这让我们想起了曾经的汽车产业园现象,无论条件好坏,都盲目跟风上马,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使得各地的比较优势无法充分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券商统计,全国已有或正在建设中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基地)超过30个。预计到2020年,现有地方机器人产业园的规划投资额将超过5000亿元。

     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核心技术方面尚存不足,但这并非不可克服的难题。我们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以评职称为主、忽视市场需求的研究方式,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

    事实上,我国机器人产业在专利数量上表现突出,但真正具有市场价值的国际专利却相对较少。这主要源于我国机器人产业缺乏技术创新,包括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成就。此外,我国机器人产业还面临着规模普遍较小、关键部件品质和可靠性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到10年等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例如,东莞盈动高科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发出的绝对值编码器,其性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功打破了国外行业巨头的垄断,并得到了包括来自德国等行业权威的认可。然而,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测试数据,企业在使用该产品时难免心存疑虑。因此,政府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应积极推动国产机器人核心技术的消费激励机制。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