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列排列整齐、毫无瑕疵的鸡蛋,只需经过生产线中高度精密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胚胎便可以被打入接种疫苗;随着传送带的有序运转,每一只颤动着翅膀的小鸡便能自行决定命运,是成为英勇矫健的公鸡,还是成为温柔慈爱的母鸡;在整洁明亮的鸡舍之中,既无需繁琐笨拙的人工操作,也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仅依靠先进的自动化调控系统,即可自动调节环境中的温度、精准供给所需饮用水、饲料等必要条件。近期,在位于河南省鹤壁市的库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其经理张占东先生通过视频向我们详细展示了如何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肉鸡养殖、屠宰及鸡肉深加工全流程的精确控制。他表示:“借助于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实现受精蛋和白蛋的自动分类,公母鸡的智能识别,鸡舍的自动化控制,甚至包括自动抓鸡和鸡肉的自动分割深加工等环节。”张占东进一步解释道:“从一颗小小的鸡蛋,到最终的鸡肉深加工产品,几乎所有的步骤都可以实现无人化作业。相较于传统的养鸡方式,平均14名员工只能管理约50,000只鸡的规模,但如今引入物联网技术之后,只需两位员工就可实现管理1,500,000只鸡的能力。”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疑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物联网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达30%-40%,降低生产成本50%-60%,同时还能大幅度削减人力成本60%-70%,并且对于从源头上严格把控食品安全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大屏幕上便立即呈现出一家农民合作社蔬菜大棚内部的实时监控画面,同时还能显示出大棚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气压等各项重要指标的具体数值。该企业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助理王晶特别指出:“通过放置在大棚内部的各种传感器,我们可以实时收集到关于大棚环境的关键数据,包括是否需要浇水,氧气含量是否充足等等。这些数据都有助于我们理解植物的需求和心声,并通过无线传感装置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她继续补充道:“有了这套物联网系统,管理人员只需下载相应的客户端,无论身处何方,都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查看大棚内植物的生长情况。一旦监控数据中的某项指标超出设定的正常范围,就会触发管理者的手机发出警报。”王晶以实际例子说明:“比如当大棚内的植物缺乏水分时,管理员的手机就会接收到相应的警报信息,如果管理员当时正处于忙碌状态而未能及时处理,那么在一定时间过后,大棚内的喷灌机将会自动启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