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得益于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稳健推进以及低压电器生产技术的持续创新突破,具备智能化、模块化和可通信特性的全新一代低压电器已然崭露头角,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中高端低压电器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亦将日益壮大。鉴于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以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兼具高效节能、节约原材料且品质卓越的新一代低压电器产品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为低压电器行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兴起为低压电器行业的产业延伸提供了无限可能,其产品已成功拓展至光伏发电逆变器、新能源控制与保护系统、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直流开关电器设备等多个领域,并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无疑为低压电器行业开辟了全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事实上,我国部分低压电器生产规模庞大的企业已经具备了产品智能化的实力,然而由于用户长期以来对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担忧,使得他们对整个低压电器行业的信心略显不足。值得欣慰的是,德力西的低压电器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航天工业,这无疑有力地证明了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可靠保障。因此,各家企业仍需不懈努力,经过数十年的拼搏奋斗,才能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品牌推向世界舞台。
据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研究员何江先生表示,尽管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在整体水平上已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准,尚无法称之为尖端阶段。然而,在工艺、设计以及制造环节,我国低压电器行业仍需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提升。虽然在性能方面,我国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无几,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但在可靠性方面却存在明显差距。
为了更好地把握低压电器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应当首先明确相应的技术标准。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低压电器产品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产品智能化方面,市场对高性能、智能化的低压电器产品有着强烈需求,并且要求产品具备保护、监测、试验、自诊断、显示等多样化功能;产品须配备通信接口,以便与各类开放式现场总线进行双向通信,从而实现低压电器的网络化、可通信性;此外,开展可靠性设计,产品生产过程须实施可靠性控制(例如大力推广在线检测装置),并实施严格的可靠性出厂检验,尤其要注重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及其电磁兼容要求;关注环保节能要求,逐步研发推出“绿色”产品,包括产品材料选择、制造流程以及使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能源的高效利用。
针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专家们提出了四项亟待研究的技术标准:第一,制定一套全面覆盖最新产品综合性能,包括技术性能、使用性能、维护性能在内的综合性技术标准;第二,制定一份将产品通信及产品性能与通信要求紧密结合的标准,以确保产品具备良好的互操作性;第三,制定相关产品的可靠性和试验方法标准,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及产品质量,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第四,制定一系列环境意识设计标准和低压电器产品的能效标准,以此引导并规范企业生产制造出符合节能环保理念的“绿色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