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互联网之路:以青岛红领和海尔为例

   2024-10-09 工业品商城90
核心提示:随着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似乎无人能幸免于此种冲击,特别是对于长期依赖人力成本优势的传统制造业来说,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那么,在当今时代大潮下,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来说,如何才能积极有效地迎接互联网的到来呢?以青岛红领集团的服装生产为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采用了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通

     随着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似乎无人能幸免于此种冲击,特别是对于长期依赖人力成本优势的传统制造业来说,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那么,在当今时代大潮下,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来说,如何才能积极有效地迎接互联网的到来呢?

     以青岛红领集团的服装生产为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采用了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通过数据信息的实时反馈和处理,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然而,这种生产流程的改进往往被误解为将传统生产线改为智能工厂,其实不然。红领集团实施的智能制造理念并不是完全摒弃人力,只是将工人和机器融合成一个整体,真正推动生产进步的则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宛如灯塔般指示着每一道工艺步骤向下进展。

     得益于在大数据领域的丰富经验,如今的红领集团已经成功转变为一家集高端技术于一身的科技型企业。在服装、鞋子、假发、帽子等五个制造领域,均展现了红领模式在复制和拓展方面的卓越能力。而这一切成就的根本来源,正是源于红领集团对互联网的深入运用和工业大数据的成功整合。

     另一家寻求变革的大型企业便是海尔集团,自2012年以来,他们开始尝试由单纯的生产者转变为全面的服务供应商。在生产制造方面,海尔集团成功打造了一座围绕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柔性智能互联工厂;在管理层面,海尔集团将自身平台化,将原本的8万名员工转化为2000个独立运营的团队,从而实现了从“制造产品的加速器”到“孵化创新的加速器”的华丽转身。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革,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互联网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深刻地改变着制造业的面貌,使得制造业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环节,而是涵盖了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服务化、产品定制个性化、组织结构分散化以及制造资源云化等特点。红领集团和海尔集团所采取的策略,正是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力量,实现了对传统制造业的革新和升级,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近期,笔者在对青岛多家企业的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互联网工业”的理念已经在青岛的制造业领域逐渐落地生根。双星、青啤、软控、华仁药业、南车四方等一大批企业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纷纷踏上了转型升级的征程。青岛市政府也将率先推广发展互联网工业作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以此作为突破口。

     智能制造作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无疑是构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青岛提出的“互联网工业”理念,其核心在于工业、智能制造以及在大数据互联网思维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这为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转型升级思路。

     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两化融合的互联网工业发展新模式,不仅适用于青岛的制造业,而且还可以在其他传统制造业,尤其是消费品行业进行复制和推广。因此,“互联网工业”有望成为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之外,更适合我国国情且更具实际操作性的“第三条道路”。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