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全球转移和中国的制造业调整

   2024-10-09 工业品商城111
核心提示:在过去的两年间,英特尔公司在越南投资建设了一座先进的组装与测试工厂,而香港利丰公司亦决定将其产品生产线迁移至越南,使得越南成功超越中国,成为了耐克鞋类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此外,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全球知名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及印度设立新的生产基地,这标志着他们正在加速撤离中国市

      在过去的两年间,英特尔公司在越南投资建设了一座先进的组装与测试工厂,而香港利丰公司亦决定将其产品生产线迁移至越南,使得越南成功超越中国,成为了耐克鞋类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此外,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全球知名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及印度设立新的生产基地,这标志着他们正在加速撤离中国市场。

     据AlixPartners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15年,随着中国制造业成本的逐步攀升,其相较于美国的竞争优势将会逐渐消失。与此同时,越南、印度、墨西哥以及东欧等地凭借其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优势,已然成为了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兴热土。罗兰·贝格公司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中国的部分产业正在经历由“中国制造”向“越南制造”的转变,涉及的行业包括石油化工、照相机、钟表、服装、笔记本电脑、玩具等多个领域。

     通过以下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为何曾经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如今却面临着霸主地位被撼动的困境。自2005年至2010年间,中国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高达69%。然而,在相同的环境下,越南的生产成本却比中国低15%至30%;越南工厂工人的平均月薪约为136美元,印度尼西亚则为129美元,而中国工人的平均月薪已达到413美元,是越南和印尼的三倍之多;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使得外资企业在华运营成本全面提升;中国本土企业的迅速崛起,使得他们在争夺国内市场份额的过程中,经营模式逐年下滑。本土企业因其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物美价廉的替代产品备受欢迎。

     综上所述,在同等条件下,曾经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其低端制造业,其成本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微软诺基亚、松下等国际知名企业撤离中国的生产能力大部分集中在低端制造领域,这正是中国未来需要进行产业调整的方向;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在这些领域的长足发展,本土企业已经具备了与这些国际知名企业抗衡的实力。在此背景下,他们的盈利空间和市场竞争力大幅降低。

     伴随着海外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超长供应链等诸多因素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开始考虑或者已经实施将原本设在海外的生产基地搬迁回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正在逐渐回归“美国制造”,其中包括消费品巨头佳顿、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汽车巨头福特公司等。在早期的调查中,有14%的企业明确表示计划将部分制造业业务迁回美国本土,而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则表示正在考虑采取相关措施。进入2015年后,已经有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的企业,陆续撤出中国,选择回到本国进行生产。

     对于高端制造业而言,它无疑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过程中备受瞩目的焦点。在了解了低端制造业与“中国制造”渐行渐远的原因之后,让我们再来探讨一下高端制造业为何也会选择离开。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