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崇禧先生深信,对于今年的全国两会来说,制造业领域最为热门且引人注目的议题便是"工业4.0"。身为全球制造业中的佼佼者,德国率先发起并确立了"工业4.0"这个概念,日益形成一种国家级战略,这对其工业实力的持续提升以及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自"工业4.0"的理念被引入国内以来,亦引发了热烈讨论,成为了我国工业界未来发展的崭新方向。从客观角度观察,尽管德国的工业整体水平已经超越了3.0阶段,然而我国的工业水平仍未达到该阶段。
"工业4.0"所涵盖的内容包括了从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根本性模式转变,其目标在于构建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且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在柳崇禧先生眼中,"工业4.0"的核心要素在于自动化和智能化。当前,我国的工业体系中,许多企业仍然停留在半自动化的阶段,生产效率低下,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均较发达国家高出不少。在向"工业4.0"迈进的道路上,首要任务便是解决自动化的难题,在此过程中,智能机器人的角色便显得尤为关键。
如今,无论是汽车产业还是其他制造业领域,工厂内都开始运用智能机器人,然而这些机器人大多来自国外品牌,我国在核心技术方面尚无突破。柳崇禧先生预测,未来数年内,我国制造业对智能机器人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倘若无法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未能掌握核心技术,那么我国的"工业4.0"计划恐将难以顺利实施。他期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充分认识到智能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迅速整合行业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智能机器人研发工作。他指出,我国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作,然而至今为止,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寥寥无几。机器人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硬件设备、软件编程等众多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期待在部门的引导下,各研究机构能够协同作战,共同攻克这一技术难题。
另外,关于汽车行业的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柳崇禧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主张,应尽早摆脱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的过度依赖。据他分析,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然而,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在电池技术方面的难题尚未得到有效破解,目前的电池水平仍存在续航里程不足、性能逐年衰退等问题。他建议,政府应对电池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补贴,而非将大部分补贴资金投向汽车生产企业。他强调,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前景取决于电池技术的进步程度,至少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力求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以免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