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浙江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以及后期阶段,其制造业正在进行着对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以此来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实体经济在迎接继续向前迈进的挑战时,仍然被人力、土地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所困扰。针对这一现象,知名企业家宗庆后明确表示,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所在,如果实体经济无法得到充分发展,那么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将无从谈起。因此,政府应当坚定信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鼓励并全力支持实体企业的发展壮大。
近几年来,由于成本节约的考量,部分企业甚至包括外资企业纷纷选择迁移至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东南亚等地区,导致实体经济向外转移,从而引发了劳动力就业困难、税收基础缩减、财政收入减少等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
徐爱华代表指出,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产能过剩的阶段,这不仅仅体现在传统产业和落后产能上,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使得制造业的发展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出席会议的我省全国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呼吁政府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协助他们克服阻碍。
面对实体经济的现况,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认为,抓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主要路径,也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
“技术创新不仅能推动企业自身的茁壮成长,同时也会对整个行业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产、学、研的紧密合作以及科技成果的成功产业化,都在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张天任代表如是说。
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下,民营企业独立完成产业关键技术的创新颇具难度,需要解决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共性技术难题。张天任代表强调,唯有得到政府及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才能够有效推动重大技术创新的实现。他认为,政府应当在财税金融方面提供鼎力相助,在人力资源方面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在法律政策层面给予充分保障。
关于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宗庆后代表提出了“借外脑”的策略。他表示,目前欧洲许多国家的众多中小企业正迫切寻求市场和资金,其中不乏掌握尖端技术和拥有高端专业人才的企业。因此,政府应当组织国内具有雄厚实力的企业,与欧洲发达国家的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收购那些具有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从而引入这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
通过海外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必将极大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进而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