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2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机器人正在各个行业中广泛渗透,尽管它们有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并助推经济增长,然而,机器人实际上并未对我们的就业状况产生重大冲击。
由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 的知名研究学者乔治·格雷茨(Georg Graetz)以及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研究专家盖伊·迈克尔(Guy Michaels)共同协作完成的这项研究,本周公开发布了成果。他们深入调研了全球17个国家的机器人运用现状,并在报告中指出,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将机器人引入工作场所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0.37%,与此同时,劳动生产率亦可得以同等比例的提升。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机器人的引入并未对总体的工作时间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却能够极大地提升工作效能,进而带动平均薪资水平的上涨。在接受电话专访时,格雷茨博士表达了他的观点:"机器人对生产率具有极为积极的影响力,这无疑将促使企业盈利能力增强,而工人们也能分享到局部的利润增长。"
然而,机器人的出现并非全然都是正面效应。报告明确指出,尽管对整个就业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但对于低技能工人及部分中等技能工人的就业环境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
这一观点与此前的一些相关研究报告相契合。例如,牛津大学的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卡尔·贝尼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kt Frey)和迈克尔·奥斯博恩(Michael Osborne)在上个月发表的一篇报告中指出,美国有高达47%的员工面临着被自动化技术替代的高度风险。
格雷茨博士和迈克尔教授在报告中还强调,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并不会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对低技能工人的影响更为突出,而中等技能工人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较轻。他们认为,机器人对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堪比英国19世纪末蒸汽机技术的推广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自1993年至2007年间,这17个国家的机器人使用量已经实现了150%的大幅度增长,其主要运用场景涵盖了汽车组装、农业收割等多个领域。从国家层面来看,机器人在德国、丹麦及意大利等国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而从行业角度来看,交通运输、化工以及冶金等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最为旺盛。
报告指出,机器人在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伦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显示,自1990年至2005年期间,六个工业发达国家的机器人售价已累计下跌了50%。对此,格雷茨博士和迈克尔教授表示: "机器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将是无法估量的。"
鸿海集团的总裁郭台铭先生在上个月曾向媒体透露,鸿海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使其七成以上的生产线实现自动化。郭台铭先生表示,机器人将会逐步取代人工操作,从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目前,鸿海在中国大陆地区拥有大约1,00万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