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机械取代人力"进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并已初见成效,然而,将其全面推广和普及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全球规模最大的代工厂之一的富士康公司先前曾经提出过"三年内雇佣百万台机器人"的宏伟战略,而现如今距离该期限已经过去近三年之久,相关知情人员透露,截至当前,富士康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恐怕尚不及100,000台。而在浙江地区的众多中小型企业当中,对"机器替代部分人工"的热忱似乎更多地停留在观望阶段,真正采取行动的寥寥无几。据调查了解,普通机器人每次售价约介于10至30万人民币之间,主要能够完成一些简易且繁复的工作任务。然而,制造业内所涉及的工种种类繁多,诸如分类、起吊、敲打等动作均需使用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才能应对。而能胜任复杂工种且具备高度智能化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的机器人,其价格更为惊人,甚至可能高达数百万美元,这显然超出了广大中小型企业的承受能力,使它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机器却无法购买"。因此,为了推动"机械取代人力"进程的加速,我们必须设法解决成本过高的难题。
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调研与研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以及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先生给出了以下建议:首先,我们应当全力以赴地加大对机器人研发的投入力度。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机器人中有90%以上都是依赖进口,而进口品牌机器人则几乎垄断了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尽管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出六个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但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这类关键元器件却不得不依赖海外进口,并且价格昂贵,这使得我国企业想要降低机器人的制造成本显得异常艰难。此外,国产机器人在可靠性方面也相形见绌。
据媒体报道,国产机器人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仅为8000小时,而外资品牌机器人则达到了5万小时。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我国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机器人制造企业应当加强合作,瞄准国际领先水平,致力于研发出高智能化、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世界级机器人产品。同时,针对中小型企业在"机器替代部分人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需求,我们应该努力研发制造出更多品种、价格相对较低、质量可靠且实用性强的机器人,从而有效缓解企业在实施"机器替代部分人工"过程中的成本压力。
许多中小型企业在"机器替代部分人工"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资金短缺,他们无力一次性支付大量资金用于购买机器人及其自动化设备;二是对于投资回报的担忧。许多中小型企业主要为大型企业提供零部件,缺乏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业务订单波动较大,或者具有强烈的季节性特征。当业务订单充足时,他们难以招聘到足够的员工,而当业务订单减少时,却又不得不花费金钱维持一批劳动力。虽然引入工业机器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机器人的初始投入成本非常庞大,即使在业务订单较少的时期,机器人也常常处于闲置状态,同时还需要承担高额的维护保养费用,因此他们认为这样做并不划算。对于上述两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社会服务(即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力量加以解决。
在第一种情形中,倘若企业在追求机器人及其自动化装备之余,受到资金匮乏的困扰,可以选择将采购工作委托给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租赁公司来完成,并随后通过租赁的形式获取所需设备,按照双方商定好的价格按时支付租金。待租赁合同到期后,该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便归属于这个曾经支付租金的企业。
若出现第二种情况,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以及设备预计使用时长等因素,与设备租赁公司协商确定具体租赁细节。同时,高校、研究机构乃至机器人制造商等各方业者联合组建“机器替人工”服务与产业发展联盟,旨在为各家企业量体裁衣打造个性化的“机器替人工”解决方案,设计出最为适合的机器设备。如此一来,企业将得以大大降低投资成本。
在此基础之上,周德文先生进一步提出了他的建议,即为了加速推进“机器替人工”这一进程,政府应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政府在引导“机器替人工”的过程中应当避免仅仅停留在制订计划和发布文件层面,更重要的是应当推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扶持政策以及实施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例如,派专员实地走访企业进行调研,为其量身定制相应的扶持政策;组建“机器替人工”专家服务团队,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机器替人工”项目;对于中小企业实施“机器替人工”给予适当比例的财政补贴,同时减少相关税费,实施“雪中送炭”的举措,包括但不限于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以此推动企业加快“机器替人工”的步伐,实现产业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