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首席专家蒋明炜披露,我国已有许多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工业互联网相似的成功实践案例。在工程机械行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以及徐州工程机械等知名企业已经将传感器及在线监测装备安装在各自的产品之上,利用互联网进行实时监控,进而提供远程维护服务。此外,如陕西鼓风机以及沈阳鼓风机等大型鼓风机供应商亦在此列。然而,此类系统大多为专用系统,对于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及应用仍待提升。
关于太阳能领域,据悉阳光电源通过逆变器连接至电力系统的远程运维平台,融入了云计算及大数据应用,这无疑是工业互联网的又一全新尝试。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华为公司,同样涉足了光伏逆变器行业,并且依仗其在通信、网络、软件、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多个尖端领域所拥有的深厚实力,成功搭建起了全方位的光伏用电远程运维系统。然而,尽管有上述成功案例,我国的工业互联网总体而言尚停留在单点、局部的探索阶段,距离全面覆盖整个工业领域的应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辛勇飞指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面临着以下三个主要挑战:
首先,标准不统一。工业互联网旨在实现工业生产全流程、产品全周期的扁平化和数据链的无缝对接。然而,当前在工业各层次、各环节的信息系统之间,软硬件接口、协议、数据结构繁杂多样,多种标准并行使用,导致数据的互联互通困难重重。
其次,创新要素分布不均。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便是缺乏软件人才。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于与工业生产紧密相连的软件创新,这需要具备工业专业知识背景的高素质软件人才。然而,这类人才往往集中于互联网和IT企业,我国工业企业在这方面的短板尤为明显。
最后,安全可控问题。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理念是实现从用户到智能机器的连接和信息互通,为智能化生产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公共互联网的尽力而为特性与工业生产对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的严苛要求并不相符,再加上长期存在的众多网络风险与工业控制风险相互交织,使得问题愈发复杂,成为了制约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瓶颈。
在辛勇飞看来,现阶段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步骤,就是要尽快建立起多方协同的推进机制,以打破融合壁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整合并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