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引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 

   2024-10-16 工业品商城113
核心提示:约莫一年前,人们对中国制造业如何渡过严酷的寒冬深感忧虑。然而,今非昔比,如今制造业正沿着对外输出与内部改革的两大明确路径前行:一是修炼优良腿功,积极向外拓展市场,实施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带一路战略;二是提高自身实力,加速实现转型升级,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宏伟计划。 市场对此已有共同认识:若您是关注中国股票

   约莫一年前,人们对中国制造业如何渡过严酷的寒冬深感忧虑。然而,今非昔比,如今制造业正沿着对外输出与内部改革的两大明确路径前行:一是修炼优良腿功,积极向外拓展市场,实施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带一路"战略;二是提高自身实力,加速实现转型升级,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宏伟计划。

  市场对此已有共同认识:若您是关注中国股票市场表现的投资者,则不容忽视中国的制造业所展现出来的巨大潜力。过去的一年中,A股市场的繁荣与"中国制造"紧密相连,"中国制造"已逐渐成为2015年市场的主导观点。

  当前,有两则新闻颇具看点:其一,据统计至4月16日,中国北方铁路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南方铁路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市场的总市值高达人民币7382.39亿元(按照当天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6.1305元计算),折合约为1204.21亿美元。这意味着,合并后的两家公司已经超越了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制造商——德国西门子公司(市值为1142亿美元),荣登全球机车制造行业市值之冠。业内人士预测,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逐步落实,未来数年内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制造企业跻身世界领先地位。

另一则新闻则是民营汽车制造商纷纷从生产自动化中获益良多。例如,比亚迪已经成功掌握了电控、电池、电机等关键技术,其旗下的速锐车型便是在比亚迪工厂内生产的。此外,该公司还引入了ABB自动喷涂及焊接机器人,使得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超过了70%。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的实地考察,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正迫使企业采取"机器换人"策略。据某数据研究中心针对东莞近800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64.46%的受访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认为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招聘困难,而员工流失问题亦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所承受压力的重要体现,占比高达43.37%。除此之外,工资成本上涨、季节性用工波动以及其他因素也分别占据了30.72%、10.24%和7.83%的比例。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与招工难度的日益加剧,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势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广东省无疑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早在2012年,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便已经投入使用了超过800台机器人,实现了70%的自动化生产效率;广汽本田采用了ABB机器人运用于轿车生产线的生产环节;京山轻机斥资4.5亿元完成了对惠州三协精密有限公司的收购行为;广东顺德推行新的"机器换人"政策并提供超出预期的补贴等等。

  紧随其后的是,各个级别政府也开始关注工业自动化议题。广州市已提出在2020年打造出两个或三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从而形成一个价值超过千亿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深圳市政府则致力于以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作为重点,打造出国内顶尖的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东莞市则立志在2016年实现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并在2020年进一步提升至700亿元;佛山顺德借助全国唯一的"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的契机,规划在明年实现智能制造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