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制造业升级趋势下,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纷纷提出将智能制造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两者在理念与实践上都强调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期望借由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深化运用,实现新一轮制造业变革。
智能制造系统覆盖了互联网+ICT、AMT、CAM、PLM、MES、工控软件、加工设备及测控装置等,通过信息流通以及数据整合,实现设备、产品等全流程的互联互通;实时感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智能分析,从而实现生产的精准控制。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产品品质、高效产出、智能化水平,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智能制造需要统筹企业内外的资源,包括整个产业链条的销售、研发、计划、物流、成本、交货、服务以及决策等各个环节,实现全方位的数据贯通,深入运用ERP、APS、SCM与MES等工具,快速处理车间生产作业信息,实现企业各业务环节的大数据智能判断和决策优化。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互联网+企业及产业链协同的优势,创造更多商业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德两国在国情、技术、基础设施和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我国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时,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注重基础工作的强化,逐步实现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