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对国家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众多强国如德国、美国及日本皆因起步早及重视智能制造,遂保持持久强劲的综合竞争力。如今,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与时俱进,清晰表明:唯有强大的制造业,方能带来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强大。此举无疑展现了国家的远见卓识和宏大战略。发布当日,智能制造相关股票纷纷上涨,市场反应热烈。
然而,我国互联网行业实力雄厚,制造业虽规模庞大,但实力尚待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在于智能制造研发、销售、售后流程繁琐缓慢,无法像互联网那样通过简单的创意和软件迅速打造大型公司。近期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机床博览会”中,德国和日本的机床备受瞩目,它们能够制造各种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电子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零部件生产和消费国之一,自然成为了德国和日本的首要客户。
在检测领域,以日本基恩士、瑞典海克斯康等品牌为主导,令人深思。然而,此类检测设备速度较慢,难以满足中国零部件生产企业对快速生产的需求,因此,快速检测设备逐渐成为主流。在2015年科博会上,仅有北京领邦仪器一家企业展示了面向制造业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智能制造”设备,这无疑反映了我国工业自动化起步较晚的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凡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往往是我们需要加强学习和改进的地方,甚至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那么,究竟是何种因素导致我国的“智能制造”实力不足呢?我们都明白产业升级的重要性,但具体而言,制造业产业升级又意味着什么呢?
领邦仪器的崔忠伟博士对此给出了解答:“制造业产业升级,主要包括自动加工、自动检测、自动装配和自动物流四大环节的提升。目前国内多数制造企业实现了哪些环节的自动化呢?大部分企业完成了自动加工或半自动加工,部分企业引入了全自动化检测设备,但仍有大量企业采用人工装配方式,自动物流虽然相对容易实现,但成本偏高,使得小型企业望而却步。以上便是制造业升级的现状。可喜的是,已经有许多企业开始重视从工业2.0到3.0的升级,逐步向工业4.0迈进。”
作为专注自动化检测领域的公司,北京领邦仪器致力于为制造行业提供高效的检测设备,尤其是在国内各大零件生产加工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设备能精确检测零件外观尺寸有无瑕疵。凭借国家对智能制造的大力推动与产业升级的良好环境,北京领邦仪器得以迅速发展。他们研发出的全自动"零件检测机器人"旨在提升我国工业产品的整体质量,尽管看似不起眼的小零件,实则直接关系到整件产品的优劣。
北京领邦仪器的零件检测机器人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包括机器视觉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这种设备能够自主进行分选、上下料,甚至还能实现联网和远程售后服务等功能。更令人惊讶的是,一台这样的设备甚至能替代多达6位的检测工人。目前,这款设备在市场上销售火热,已经成功应用于iPhone 6手机振子零件的检测工作。
面对国内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以及美国的再工业化等外部因素,许多国际企业选择将中国的工厂迁移或回迁。同样地,珠三角地区的许多加工企业也面临倒闭风险。为了生存下去,制造业必须寻求转型升级,但这对于重资产企业来说并非易事。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国家政策的扶持来实现产业升级,使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通过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希望未来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再代表廉价和低端,而成为质量优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价值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