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迎接智能制造的挑战与机遇

   2024-10-23 工业品商城75
核心提示:在当前的全球化竞争环境下,各国纷纷致力于寻求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口,试图以此来掌握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动权。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中国已经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明确将智能制造确定为接下来十年内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这一重大举措,旨在全面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向更加高效、环保和具有竞争力的方向快

  在当前的全球化竞争环境下,各国纷纷致力于寻求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口,试图以此来掌握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动权。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中国已经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明确将智能制造确定为接下来十年内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这一重大举措,旨在全面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向更加高效、环保和具有竞争力的方向快速转型,逐渐跻身于世界级制造强国之林。对于这样一项重要的国策,全社会各界均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

  以2015 年 2 月份的数据为例,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三万家企业参与了两化融合评估,其中处于起步建设和单项应用阶段的企业比例仍然高达82%。随着评估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一比例预计将会进一步攀升。

  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在核心技术、共性技术以及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同时,企业在管理效率、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构建、业务模式及流程优化重组等方面也有待加强;此外,车间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例如在2014年的前九个月里,我国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数控化率仅为29.73%,全国范围内仍有超过六百万台各类普通机床被用于产品零部件的加工;车间生产组织和设备工艺平面布局不够科学合理,物流运输不畅,导致整体效率低下;国产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新型传感器、工业软件等关键智能设备无法完全满足国内中高端市场的需求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15年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明确表示,“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制造业正处在‘工业2.0’和‘工业3.0’并行发展的阶段,必须采取‘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策略。”

  综上所述,我国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无疑是一项涉及多个领域的企业创新发展系统工程,其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言而喻。然而,这并没有动摇我们应对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决心和信心,反而激励着我国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保持冷静思考,制定出具有差异化特色并且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施路径。同时,企业还需要创新战略思维,立足于智能工厂的建设方向,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首先要全面提高企业的主体意识,强化各项基础工作。总的来说:

  在思想观念层面,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智能制造理解为互联网+车间智能化,也不能过分强调加工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更不能忽视与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密切相关的企业业务体系优化重组问题。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