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产业面临内外挑战,旨在提升国际分工层次和话语权

   2024-10-23 工业品商城84
核心提示:近些日子,工业和信息化部引用了美国知名咨询机构Gardner所做的精确统计,揭示了在全球机床消费市场上的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尽管我国在2014年的机床出口额高达33亿美元,然而这仅仅占据了全球机床消费总额的不到5%;相形之下,日本和德国两国的份额却分别达到了1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国内所需的高中档数控机床方

  近些日子,工业和信息化部引用了美国知名咨询机构Gardner所做的精确统计,揭示了在全球机床消费市场上的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尽管我国在2014年的机床出口额高达33亿美元,然而这仅仅占据了全球机床消费总额的不到5%;相形之下,日本和德国两国的份额却分别达到了1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国内所需的高中档数控机床方面,很大一部分都需要依赖于进口,特别是在汽车领域,进口装备的比例甚至超过了40%。因此,我国高端机床产业的发展道路可谓是任重道远。

  近期,《中国制造2025》将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明确地列入了“必须加快突破的战略必争领域”之中,并提出了要加强对这些领域的前瞻性部署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积极谋划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以期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层次和话语权。

  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一个国家的机床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无疑是衡量其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正因为如此,《中国制造2025》才会将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行业列为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必争领域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在一国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分工中所起到的“锚定”作用: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是制造业价值生成的基石和产业跃升的支点,是基础制造能力构成的核心,只有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制造能力,才能生产出先进的装备产品,进而实现高价值产品的生产。

  然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相关负责人坦言,虽然我国机床行业在世界机床工业体系和全球机床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还无法称之为机床强国。与世界机床强国相比,我国机床行业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体现在中高档机床的竞争力方面。

  除了国际竞争力不足之外,国产机床的核心零部件发展也亟需得到加强。当前,国产机床功能部件无论是在品种、数量还是档次等方面,都难以满足主机配套的要求,国产中档配套功能部件的市场占有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至于高档产品,则大部分依赖于进口。

  此外,我国机床产业面临的发展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据美国Gartner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机床消费金额为753亿美元,较2013年仅增长了0.3%,全球机床生产已经连续三年呈现下滑趋势,2014年全球机床产值为812亿美元,较2013年下滑了3.1%,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整体处于下行区间。2014年,国内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同比下降了2%。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对于进口机床的需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上升,2014年,机床工具进口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77.8亿美元,同比增加了10.8%。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