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一代的智能机器人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他们拥有更为卓越的智力水平,灵活自如的行动能力,以及无以伦比的环境适应能力。他们的诞生给工业化进程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悄无声息地动摇着全球竞争格局的平衡。
相对于当前制造业广泛使用的机器人而言,它们普遍体积巨大,容易对误入其运行区域的人员构成严重威胁,且常常局限于执行单一任务,例如焊接、绘图或搬运重物等。
近期在实验室自主研发并投入生产的新型机器人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他们能够在确保人类安全的前提下与人类共同协作,协助组装各种物品,不论是大型飞机引擎还是精密如智能手机般的零配件。不久后,其中部分型号的机器人便可轻松完成编程及部署任务,无需专业人士持续监管。
此举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更预示着企业竞争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变革。随着机器人成本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小型制造商有望借助机器人技术与行业巨头展开激烈角逐。此外,通过降低人力成本,机器人还可能促使美国及其他高收入国家重新考虑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回国内,这些环节在过去常被外包给中国、墨西哥等拥有丰富低收入劳动力资源的国家。
一些最新推出的机器人专为解决电子产品组装这类复杂难题而设计,然而目前此类工作主要依赖于亚洲地区的人工操作。已有至少一家公司公开承诺,他们的机器人将最终取代现有操作方式,承担起那些劳动密集型工厂繁重的任务。
“机器人技术将会彻底颠覆制造业的经济模式。”据波士顿咨询集团设在芝加哥的分部资深合伙人格雷厄姆·锡尔金(Hal Sirkin)预测,“人们将不需再耗费大量精力追求廉价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