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2024-10-24 工业品商城72
核心提示:中国传感器产业在过去数年间呈现出整体规模逐步扩增的态势,尤其在汽车工业的诸多环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汽车轮胎内传感器的运用、汽车安全气囊配备的传感器、底盘系统中的传感器、用于发动机运行管理的传感器以及各类废气与空气质量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等等。同时,ABS系统、车辆行驶安全系统、汽车防盗系统、发动

  中国传感器产业在过去数年间呈现出整体规模逐步扩增的态势,尤其在汽车工业的诸多环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汽车轮胎内传感器的运用、汽车安全气囊配备的传感器、底盘系统中的传感器、用于发动机运行管理的传感器以及各类废气与空气质量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等等。同时,ABS系统、车辆行驶安全系统、汽车防盗系统、发动机燃烧控制系统以及汽车定位系统等均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支持。此外,中国传感器在工业控制、环境保护、设施农业、多媒体图像处理等多个领域亦有广泛的应用。

  据《2014-2018年中国传感器行业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揭示,尽管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迅猛,然而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产品技术层面,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与生产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产品技术水平尚待提高,产品种类相对匮乏,企业产品研发能力有待提升。然而,另一方面,政府正积极制定有利于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同时,全年整机系统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兴技术的持续推动,无疑为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

  全球范围内,约有40个国家参与到了传感器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之中,涉及的研发、生产单位超过5000家,产品种类高达20000种之多。而在国内,共有1688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其中从事MEMS研制生产的企业数量虽仅有50余家,但其规模与应用领域均相对有限。

  在国际市场上,德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传统工业强国的企业占据了传感器市场的主导地位,众多厂商已实现大规模生产,部分 企业的年产能更是高达数千万乃至数亿只。相较而言,中国传感器的应用范围较为狭窄,多数应用仍局限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等基础领域。因此,中国传感器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

  展望未来5年,中国传感器市场将迎来稳定且快速的发展期,在年度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的强大驱动力下,预计至201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00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气体传感器领域虽然技术成熟度较高,但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迈进。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传感器领域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能源、智能感知、安全监控、环保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预计到2020年,气体传感器产业规模将达到600亿元人民币以上,国产化率将达到70%以上。

  中涵盖了基于MEMS技术的传感器、环境监测设备用气体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多种类型。此外,《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微型和智能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关键技术。在其他领域,传感器亦有新的应用场景,如工业控制、环境保护、设施农业、多媒体图像处理等。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