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们目睹了日本制造业逐渐消褪的现象。这尤其令人警惕,日本多家大型厂商如索尼、东芝、松下等接连关闭其部分生产线,使得日本工厂纷纷在中国境内撤离,这样的现象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尤其在中国,关于日本企业从中国撤资的消息更是备受瞩目。
以松下为例,这家日本制造巨头决定将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日本国内;夏普则计划在日本本土生产更多型号的液晶电视和冰箱;同样,TDK也计划将部分电子零部件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日本秋田等地。
据日本媒体最近的报道,受到日元贬值的影响,大约13.3%在海外设有工厂的日本企业选择将工厂迁回本土。著名作家朱世巍告诉我们,4月份日本机械订单(不包括船舶和电力)增长了3.8%,金额接近80亿美元,这无疑与海外工厂的回归有着密切关系。
周群认为,虽然日本制造业在中国总体呈现撤出的趋势,但并非所有企业都会回到日本本土,而是有一部分会转移到日本认为适合的地区和国家。同时,日本制造业的总体业务量正在逐步减少。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告诉我们,在消费电子领域,日本工厂在中国的投资确实有一部分已经撤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撤离的主要是日本在中国的整机工厂,因为日本整机产品与中国整机产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日本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理想。此外,汇率问题、中国制造成本问题、市场营销和推广问题以及中国制造企业的崛起也是导致日本整机工厂撤离的重要因素。
然而,陆刃波也指出,尽管如此,中国市场对日本企业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龚晓峰透露,根据日本方面对制造企业2014年度海外事业开展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617家接受问卷调查的日企中,近7成企业表示“看好”中国市场的成长潜力,近6成企业表示看中现有规模。
“低端制造业的日企可能会缩小在华规模,而高端制造业的合作将迎来蓬勃发展,同时投资模式也将变得更为多样化。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日本企业正加快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亚太区域及中国将在此次产业转移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上游原材料和设备环节。”龚晓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