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当下的历史时点,罗百辉先生对于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展现出了无比的信心。他认为,在中国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下,工业机器人的安装总量将会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尤其值得期待的是,依托于其在汽车业的卓越表现,其应用范围正逐步拓宽至其他各个行业。根据预测,到2015年为止,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量有望达到惊人的15140台,增幅高达25.6%;而到了2017年底,产量预计能攀升至23620台,年均复合增长率稳居高位,约25.2%。进一步观察区域结构的演变趋势,我们发现,预计在2015年至2017年间,华东以及华南地区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数量仍然占据着较大比重,然而,东北地区的应用数量占比则有望逐步提升。至于行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预计在2015年至2017年间,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工业依然是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而工业机器人在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比例亦将有所提升。
当我们不得不面对机器替代人力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个过程究竟需要多久才能真正实现呢?在当今世界,技术革新、资本流动、商业模式等各方面都在飞速变革,个别创业者或者新技术的出现甚至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工业环境,要准确预测工业机器人普及所需的时间无疑是相当困难的。然而,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世界工业机器人强国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国的优劣势,从而对我国全面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时间做出初步的估算。
机器人密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机器人普及率和自动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2017年中国工厂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将超越其他任何国家,但是在机器人密度方面,却远不及那些工业化程度更为深入的国家。在中国的制造业中,每万名工人仅对应30台机器人,相比之下,韩国、日本、德国和美国在此领域的数字分别为437台、323台、282台和152台。
回顾上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研发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正是随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而催生的产物。最初,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美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可谓是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成长的结果。相较于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美国当前的机器人密度相对较低。同样面临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高昂问题的日本,迅速引进相关技术,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工业机器人产业得以迅速崛起。为了降低机器人制造商的风险,政府还提供了相应的补贴,鼓励企业购买和使用机器人。用户使用的机器人越多,所获得的补贴也就越丰厚。如今,日本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和使用国。韩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稍晚,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开始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由现代重工集团引领,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末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业机器人体系。近年来,韩国已经跻身于机器人强国之列,其机器人的生产能力仅次于日本、美国和德国,排名世界第四,而且其机器人密度已经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例如在韩国的汽车工业中,大量应用了本土生产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