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稳健发展

   2024-10-25 工业品商城57
核心提示:随着全球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持续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与市场空间持续扩张,产业化应用逐步向更深层次推进,技术创新与合作联盟的发展趋势愈发显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知名企业的带领之下,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消费智能终端等一系列应用市场得以成功孕育和发展。中国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势如破竹,在自主研制的M

  随着全球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持续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与市场空间持续扩张,产业化应用逐步向更深层次推进,技术创新与合作联盟的发展趋势愈发显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知名企业的带领之下,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消费智能终端等一系列应用市场得以成功孕育和发展。中国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势如破竹,在自主研制的MEMS传感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屡有突破。总体来说,中国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的聚集发展效应日益突显,多个产业发展平台已然成型。伴随着应用领域的落地与可挖掘数据的逐渐积累沉淀,物联网产业的价值潜力逐渐展现。在信息技术行业领军者的推动之下,物联网与新兴科技领域携手并进,创新型企业与产品层出不穷,金融资本竞争激烈。

  物联网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运用,使得对传感器产品的需求激增,且产品结构逐渐向技术含量更高的MEMS传感器倾斜。根据美国半导体业界研究机构ICInsights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14年,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80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3.8%,这一数字远超过去两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13%和0.14%)。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物联网产业的销售总收入已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近年来,我国物联网产业的综合增长率始终维持在30%以上,充分彰显了该产业强大的发展动力。尤其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物联网以及智能交通领域的车联网,市场前景广阔,增长速度持续攀升。

  2014年,得益于智能化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以及物联网智能终端与整机产品制造市场的稳步发展,传感器产品国产化需求日益旺盛,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自主MEMS传感器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成为了2014年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以新型电声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为例,我国已经在这些领域实现了产业化的技术突破,开辟了庞大的应用市场,为传感器产业的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纵观2014年以来,物联网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创新和进步,得出以下三项重要成果:首先,物联网对于众多领域的深度变革和改造,本质上展现出的是产业模式的创新。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有望从根本上颠覆现有各个行业的运作模式,开拓全新的服务形式,打造独特的应用环境及用户体验,同时创造独特而显著的商业价值。以工业物联网为例,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催生了大量的个性化定制生产和分布式生产模式,而且推动了产业形态从单纯的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从而衍生出诸多额外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更为丰富的就业岗位。在这一新兴产业模式的引领之下,经过物联网改造的制造业势必会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其次,物联网价值链的重心已经从硬件设备逐步转向云端,进而进一步深入到数据分析环节。物联网的价值链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借助传感器模块进行数据采集,然后通过网络传输至云端进行处理,最后将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进行增值,并出售给第三方。早期的物联网价值主要体现在硬件设备上,例如元器件、射频(RF)协议、能耗、成本等等。然而,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落地,数据的持续积累以及市场环境的日益成熟,自2014年起,物联网的价值重心逐渐转向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其市场潜力也随之显现出来。

  最后,集成性创新正逐渐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新趋势。自2014年以来,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物联网企业逐渐意识到单凭自身力量无法独立完成整个解决方案。因此,一个技术成熟、产品种类齐全、服务周到、用户界面友好的应用程序,往往需要设备供应商、技术方案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以及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紧密协作与配合才能实现。因此,物联网的创新呈现出明显的应用集成性特征。随着物联网产业的日渐成熟,企业间的联合研发将成为主流,共同推出能够兼容各种设备接口、协议,并且能够集成各类服务的通用技术平台,这无疑将成为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