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的挑战与潜力

   2024-10-29 工业品商城61
核心提示:自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首次展示其先进的智能工厂生产模拟过程以来,“德国工业4.0”便迅速征服了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产业界以及经济界。围绕该主题的各方观点层出不穷,然而,无可争议的是,工业4.0的核心在于创新性的智能产品、程序及过程的研发。 以数字化工厂为基石,智能工厂借助物联网及设备监控技术

  自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首次展示其先进的智能工厂生产模拟过程以来,“德国工业4.0”便迅速征服了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产业界以及经济界。围绕该主题的各方观点层出不穷,然而,无可争议的是,工业4.0的核心在于创新性的智能产品、程序及过程的研发。

  以数字化工厂为基石,智能工厂借助物联网及设备监控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清晰把握产销流程,同时也能增强生产过程的可控性,降低生产线上的人为干预,实现生产线数据的精准采集。通过运用绿色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统等尖端技术,智能工厂能够科学规划生产计划与进度,打造出一座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且环境宜人的人性化工厂。

  在智能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中,它们具备自我认知能力,了解自身的生产过程及其未来的流向。这意味着,在智能工厂庞大的信息系统中,产销信息得以迅速沟通整合。更为重要的是,在此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生产设备、生产线乃至各类相关管理系统之间,均能实现“对话”与“交流”。

  然而,这样一座高度科技化、智能化、装备精良的智能工厂,是否仅适用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程度较高的汽车工业领域呢?答案显然并非如此。在智能工厂的建设方面,博世公司的洪堡物流中心堪称典范。

  步入洪堡物流中心,您将会目睹如下场景:一箱箱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堆积如山,每当绿灯亮起,楼梯口便会“吐”出一盒零件,随后沿着传输带抵达终点;工人们在终点将这些零件装入行李架,等待运输至装配工厂的“公交车站”,再卸入“超市”,等待装配……

  在洪堡物流中心的生产线上,每个零件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射频识别码,能够与沿途的关卡进行自动化“对话”,从而极大地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工人们每次取出一盒零件,都会将记录着产品信息的“看板条”插入一个长方形塑料夹中。此夹子被粘附于盒子之上,底部设有一块射频识别码——这便是该盒零件的身份标识。在进入每一个生产环节后,读卡器将自动读取相关信息并反馈至控制中心进行相应处理。例如,当载满货物的卡车驶出物流中心之时,距此五公里之外的装配工厂即可获取实时动态信息。在装配工人将零件端上生产线之前,物流中心与供应商便可依据接收到的实时数据,作出是否需要“补充库存”的决策。

  在洪堡物流中心,我们参观的生产线主要用于装配柴油发动机的喷油器。喷油器的外壳与内部顶杆分别由不同的供应商供应,每个零部件样品上都印有一个二维码,这是供应商在出厂时提供的。洪堡物流中心负责工业4.0战略的经理安德里亚斯·穆勒解释道:“采用这种方式旨在加速可视化管理进程。对于单件产品而言,使用二维码相较于射频码更加便捷;而对于每一盒零部件来说,射频识别码则更为适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