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将在5-8年内完成对进口机器人的替代

   2024-10-29 工业品商城53
核心提示:随着机器人应用的广泛普及及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全球范围内对于机器人的需求正逐日剧增,特别在我国这一发展势头更为突出。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CIROS)中,业界专家普遍达成共识,预期在未来五至八年间,我国本土制造的机器人有望成功实现对进口同类产品的全面替代。 与往年相比,本届CIROS中,国际巨头们

  随着机器人应用的广泛普及及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全球范围内对于机器人的需求正逐日剧增,特别在我国这一发展势头更为突出。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CIROS)中,业界专家普遍达成共识,预期在未来五至八年间,我国本土制造的机器人有望成功实现对进口同类产品的全面替代。

  与往年相比,本届CIROS中,国际巨头们的参展比例显著降低,而我国本土厂商的展示份额却呈现出大幅度提升。来自证券时报的记者在展会现场观察到,尽管今年世界机器人“四大巨头”仅有日本的安川电机一家企业出席,但其他三家知名企业如ABB、库卡以及发那科均未现身。然而,我国本土的机器人制造商们几乎悉数亮相此次盛会,包括机器人、新时达、埃斯顿以及广州数控等知名企业。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总销量高达25万台,较之去年同期增长了27%,其中汽车、电子、金属等关键应用领域仍占据着机器人市场的主导地位。至于我国市场,2014年的总销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6万台,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宝座。值得注意的是,进口机器人的销量为4万台,同比增长了47%;而国产机器人的销量则为1.6万台,同比增长了77%。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虽然现阶段我国国产机器人在市场占有率上尚不及进口产品,但其市场增长率无疑已超越进口产品。机器人市场总监张进向记者表示,相较于去年,今年我国机器人行业在精度控制、软硬件协同等核心技术指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预计在未来五年内,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有望实现对进口产品的全面替代。

  新时达副董事长袁忠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亦赞同此观点,他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可能需要七至八年的时间。“任何产品的国产化替代进口都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工业机器人已然成为新时达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袁忠民如是说道。据新时达一名销售人员透露,该公司上半年在机器人业务板块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量。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则强调,我国本土机器人制造商若想树立自主品牌形象并提高消费者的信赖度,以下三项关键技术的突破至关重要,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将会取得重大进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