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时圆梦:国产PLC产业化

   2019-05-29 工业品商城226
核心提示:多年来,我国工控与自动化领域的主流产品和主要市场均被国外品牌所垄断,目前世界工业500强中的自动化跨国公司悉数登陆中国,大

  多年来,我国工控与自动化领域的主流产品和主要市场均被国外品牌所垄断,目前世界工业500强中的自动化跨国公司悉数登陆中国,大刀阔斧地瓜分国内工控与自动化市场份额。国产化、自主品牌一度成为业内有志之士难言之痛。近年来,国内企业经过引进消化、合资合作,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提高。一批国内制造商在DCS系统、IPC、仪器仪表、自动化软件等方面崭露头角,并在局部市场中有不俗的业绩表现,如和利时、浙大中控、威盛的DCS,研祥和华北的IPC,而在三大主流控制器产品之一的PLC领域里,仍旧难觅国内品牌“芳踪”。

中国工控网的2004 PLC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高达31亿的PLC市场中,国内企业所占份额尚且不足1%!这不到3000万的份额恐怕尚不足以支撑一个上规模的企业,更遑论PLC的产业化。国产PLC产业化,路在何方? 

和利时公司从2003年开始进行市场调研;于2004年推出完全自主生产的小型一体化PLC-HOLLiAS-LEC。在技术、资金、市场运作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的和利时公司和此前推出PLC的其它公司有极大不同,“我们要做的,是将国产PLC产业化!”和利时公司总裁助理兼PLC事业部总经理如是说。

  近年来,国产PLC受到了业内众多民族企业和热心人士的关注,和利时作为国内DCS领域顶尖代表,早在几年前就曾推出PLC产品。此一时,彼一时,和利时如今推出的PLC和当初的背景有何不同?产品本身有什么变化?

徐博士: 

  和利时公司多年来在过程控制领域(DCS)取得长足发展,是国内领先的控制系统公司。在此基础上,和利时公司希望在离散控制领域(PLC)也有所作为。1999年开始,我们和国外企业合作推出了中型PLC,其目的是为了认知PLC产品特点、摸清市场需求、了解发展趋势。 

  和利时公司彼时推出的PLC属于中型PLC,从几百点到几千点,主要应用于和利时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如水处理、自来水、管网、流水线的监控等。利用现场总线它可以与和利时的DCS无缝连接,因此,也与DCS配套使用,作为辅助设备控制。

  2003年,和利时公司成立了专门的PLC事业部,并在中国工控网进行了小型PLC的专项调研,进一步了解了用户的需求 所在,明确了发展思路和方向,加大了PLC业务的投入,正式启动了自主生产小型PLC的计划。

  今年年初,小型一体化PLC-HOLLiAS-LEC正式面市。此产品可以说是在原基础上的拓展,主要面向单机设备和机械制造行业,如印刷机械、纺织机械、中央空调等。更重要的是,HOLLiAS-LEC是一款完全自主的产品,从芯片的采购、方案的设计到软件体系的构架,都凝聚了和利时人自己的才智。

  和数年前相比,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和利时公司现在推出PLC产品何谓正当其时。

  一、外部环境越来越成熟,在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到生产水平等方面,我国企业已经完全具备规模化生产PLC的条件。

市场需求强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对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有大量的设备面临自动化改造。作为成熟而可靠的控制器产品,PLC是中小企业改造的首选;另外,中国加入WTO后,逐渐成为下一个世界制造中心,制造业对PLC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在中国市场中,PLC需求持续增长,这为和利时公司涉足PLC提供了市场动力。

  纵观国际自动化市场发展历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PLC占据了工业自动化市场总量的7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也在50%,而在我们国家仅30%。随着量大面广的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PLC进入高速发展期。正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欧美等国家的PLC得到快速发展,一度达到20-30%的增长速度。我相信中国的情况与此类似,在未来5-10年内,中国的PLC市场将高速增长。

技术平台开放

  从技术角度来说,PLC技术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大量采用IT技术,硬件通用化、软件标准化,使得PLC的设计和生产不再存在技术壁垒。这为后来者提供了开放的技术平台,降低了进入门槛。

生产工艺水平提高

  10年以前,我们有些模具的生产还要拿到台湾、韩国等地生产,而近年来,国内生产工艺水平大幅度提高,无论在设计、制造工艺还是在质量控制方面,都具备了高质量生产的条件。这种变化让需要高质量生产的PLC具备了国内生产的条件。

  二、在内部环境方面,如今的和利时已今非昔比。从93年生产第一代DCS至如今第四代DCS产品出炉,和利时累积了十多年控制产品研发、生产乃至产业化经营的实战经验。和4年前的试探性生产不同,和利时对PLC产品的特点和用户需求如今有了充分掌握,对PLC的发展也有了相当成熟的看法。

技术实力雄厚

  和利时公司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可谓实力雄厚,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是人事部认定的企业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多项技术专利。这些都是支持PLC技术产品化的强有力后盾。

厚积薄发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自动化公司,和利时公司2003年的市场业绩为7亿,今年可望达到10亿左右。和5年前相比,和利时目前的资金更加雄厚,从98年的1亿到如今的10亿,极大满足了PLC的产业化需要高投入的要求。而成功的产业化经营也为PLC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多年的自动化深耕,为和利时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这些客户分布广泛,从核电站、市政交通行业,到机械设备与制造行业等,他们对和利时充分认可,是和利时的合作伙伴,对和利时的产品、服务乃至品牌都是间接的推广者。此外,和利时公司DCS产品的品牌效应对PLC产品的经营也有很大的帮助。

民心所向

  多年来,国内PLC市场被国外公司所垄断,价格和服务都与国内用户的需求、尤其是大量的低端应用有一定距离,因此,用户迫切地期望可替代的国产PLC上市。在本地化服务和满足本地化需求方面,国内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国家产业化项目,PLC的产业化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作为国家项目的承担者,和利时PLC的产业化可以说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发展机遇。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