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市场大而不强,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是关键

   2024-10-31 工业品商城109
核心提示:据悉,我国已连续两年荣登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榜首,然而在这个蓬勃发展的产业背后,我国的实力却有待增强。如何有效推动机器人市场的良性、有序发展,已然成为了政府层面不得不高度重视的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吕铁先生分析指出:“就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当前我国所使用的精密减速机、控

   据悉,我国已连续两年荣登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榜首,然而在这个蓬勃发展的产业背后,我国的实力却有待增强。如何有效推动机器人市场的良性、有序发展,已然成为了政府层面不得不高度重视的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吕铁先生分析指出:“就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当前我国所使用的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及高效驱动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绝大部分依赖于进口,这些零部件的价格几乎占据了整个生产成本的七成以上。”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精密减速器市场75%的份额竟然完全被日本厂商瓜分,而我国只能通过高价购置国外产品来满足需求,这部分费用几乎达到了整个生产成本的四分之一,而反观日本市场,该比例只有五分之一,我国企业在采购核心零部件方面的资金投入甚至已经超越了同类型国外机器人的总体售价,以致在高端机器人市场中,与外国品牌的竞争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对于产业状况,相关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的官员表达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要想让我国的机器人产业从大到强,《规划》设定了未来五年内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战略方向,涵盖了加强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的研究、提升自主品牌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水平、推进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实际应用示范、以及建立健全机器人的试验检测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多个领域。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在今年加大力度,着重推进行业机器人在轮胎制造、陶瓷加工等原材料行业,民爆等危险作业行业,金属铸造等工业制造行业,以及国防军工等重要领域的广泛运用。 

   近年间,尽管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进程较为迅速,但是服务机器人的发展步伐相对滞后。为此,《规划》特别针对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顶层设计。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官员透露,《规划》明确提出了市场导向、品质优先、强化基础、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旨在实现助老助残、消费服务、医疗保健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并且开展核心零部件的攻坚克难、前沿共性技术的研发、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应用等关键环节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王瑞先生表述道,如今,家务辅助机器人正以每年超过10%的增长率逐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它们能够帮助人们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家庭机器人无疑将成为继计算机之后的另一个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王瑞进一步表示,家庭辅助类机器人凭借其更高的性价比,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双手,保守预计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预测,预计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全球将售出2200万台个人/家用机器人。其中,家用机器人的销量预计达到1550万台,销售额高达56亿美元。

  IFR认为,随着云机器人技术的巨大突破,小巧灵活的家庭用辅助机器人将会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由此将会在2020年以前衍生出一个至少价值416亿美元的新兴市场。

   工信部的官员补充说,“因为服务机器人通常需要结合特定市场进行定制化研发,所以就这方面而言,本地企业更具优势,更容易结合特定的环境和文化背景打造适合的产品,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进而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