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我国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宏伟规划,或是德国精心打造的“工业4.0”创新理念,又或是美国提出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无一例外地都将智能制造视为新一轮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所在。PTC售前高级总监纪丰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指出,智能制造的本质在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每一制造环节皆能受到严密监控,从而杜绝劣质产品在各个工序间的流转,进而实现高效且优质的产品生产。在智能制造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信息科技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紧密糅合无疑成为了关键环节,这也正是在工业4.0中被誉为CPS(Physical Information System)的核心。此外,智能制造还涉及研发及生产智能化产品的重大课题,涵盖了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以及各类可穿戴设备等行业细分领域的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其中,传感器、数据储存器、微处理器以及软件等设施将巧妙地融入各类智能化产品之中。因此,在智能制造的新时代背景下,PLM所承担的产品研发及制造任务将面临巨大变革,同时也将为PLM技术本身带来全新的挑战与机遇。
纪丰伟先生特别强调,物联网技术与PLM平台的深度整合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他进一步解释道:“无论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还是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物联网技术都将成为智能制造体系中的关键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生产环节都将受到严格监控,质量问题将得到迅速反馈至研发部门进行设计改良,而新的产品需求亦会立即传达至制造领域,以便进行智能化的调控。因此,PLM平台唯有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方能真正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完美对接。”
同样,ANSYS公司副总裁Tom Kindermans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相似观点,他认为仿真技术作为PLM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未来各种新兴技术的快速涌现,如系统工程、物联网、大数据解析以及云端合作等,仿真技术必须跟上时代潮流,迎接更为多样化的技术需求。
除此之外,智能互联产品的概念更需遵循一整套全新的设计理念,例如如何运用软件来量身定制产品,实现硬件的高度标准化;怎样提供个性化服务、支持产品实时更新升级,以及强化预测性远程维护支援等等。要想将产品硬件、电子元件、软件、操作系统以及互联部件融为一体,系统工程与软件敏捷开发的实力不可或缺,而为此打造的全新产品开发流程,则要求企业具备在开发后期乃至售后阶段对设计进行快速有效迭代的能力。因此,PLM平台需要在未来迎合软件主导的研发模式、系统工程的实践思路以及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特性等多重挑战。